目前分類:圖書館教育 (104)
- Nov 08 Sun 2009 16:02
台北市立圖書館小博士信箱
- Nov 08 Sun 2009 15:56
網路資料圖書館教育
竹灣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單元目錄
http://203.68.253.130/~nature/master/library/library%20education.htm#圖書目錄的認識
國小圖書館教育
http://teacher.cups.tp.edu.tw/minghang/
http://163.27.76.145/libapp/row22.ppt
積極樂觀的蔡玲
http://163.21.215.7/~tsilin39/index2.htm
http://catweb.ncl.edu.tw/4-1.htm#編目規則
圖書館教學
http://www.nhlue.edu.tw/~weiyu/homework/mi/EED_92_2/6.doc
圖書館教育
http://reader.feedshow.com/show_items-feed=9c053bf59820ad1a0218e77d6168284c
- Nov 06 Fri 2009 06:21
圖書館的書如果我常在圖書館看到它們,表示孩子跟她們很不熟。
圖書館的書如果我常在圖書館看到它們,表示孩子跟她們很不熟,很少被借出。
- Oct 06 Tue 2009 03:08
解決共讀書不足的方法
共讀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可以自己閱讀,共讀是要教孩子怎麼閱讀一本書,教的是閱讀策略,閱讀的方法,不需要每一本都深究,可以擷取其中的一個章節做介紹,剩下的自己讀。
我喜歡的書,學校都沒有,一套30本要六千元,,每個人喜歡的書又不同,等學校買書不是辦法,下面是我的收集到的解決辦法
1. 讀故事書:因為看不清楚,講解完孩子會搶借,可以達到促銷的效果。
2.利用投影片、動畫、實物投影機:孩子可以清楚的看到內容,看完借的意願不高,是很好的替代方案。
3.每個人手上有一本共同的書(利用學校現有的書或向愛的書庫借書),作內容深究。
4.影印書中的一個章節做介紹。
5.蔡淑瑛老師則是把繪本打成文字稿,印給孩子做讀書會的文本。
- Oct 06 Tue 2009 01:46
本校圖書館的優點,書放同一間,小孩可以按自己的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書

- Sep 30 Wed 2009 21:34
找個最舒適的位子自己看書
找個最舒適的位子自己看書
- Sep 30 Wed 2009 21:30
閱讀課-獨立閱讀
獨立閱讀
孩子會自己找書,自己讀有興趣的課外書,與共讀由老師選書不同。
日本韓國推的每天晨讀十分鐘,就是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1. 以前每天帶孩子去圖書館借兩本書,自己選書,利用教學空檔或回家讀書。
2. 利用教學空檔讀班級圖書(請家長捐不要的書)。
3. 閱讀課去圖書館看書,以前覺得這樣會浪費一節課,自從知道獨立閱讀,自己選書的重要性,這學期就增加一節獨立閱讀的時間。
- Sep 23 Wed 2009 22:15
孩子你一定要學會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書
今天聽到小朋友對著整櫃的新書說,不知道好看的書在哪哩,你不能一直靠老師幫你找書,未來的一年,你一定要學會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書,能做獨立閱讀
- Sep 19 Sat 2009 06:27
關於外借冊數
低年級不能一次借五本書一次借2個星期,而市圖可以?
我想
1.首先小朋友每天都到學校,可以每天借還書,沒有借還書不方便的問題,低年級小朋友容易掉書。
2.大家一直覺得小學生的書包要減重,妳們一次帶兩本已經很多媽媽抱怨書包太重了,五本搬來搬去媽媽可能會嚇到。
3.一天借兩本繪本,有些小朋友還讀不完,真的不用到五本。
4.如果每個人都借5本,借期又是兩星期,大家喜歡的書差不多,書的流通變慢,小朋友更等不到要看的書,例如你們想借的跳跳o,到現在還沒回來,學校可能要學市圖開放預約。
5.我就是要大家每天去圖書館,利用這兩年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學會自己選書看書,如果妳們兩個禮拜才去一次,我可能要帶妳們六年才有辦法養成習慣。
三重市圖的書增加沒地方放,採用的方式就是增加借書的期限,及增加借書的冊數,把書放在讀者家中。
- Sep 14 Mon 2009 23:23
大家一直想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主動閱讀
大家一直想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主動閱讀,閱讀得靠時間累積,沒有一蹴可及的方法,可以靠著說故事,幫她準備有趣的入門書,提高孩子的興趣,陪伴孩子閱讀,讓孩子看到大人讀書讓他模仿,教他閱讀策略,讓他學會如何看一本書。
最重要的一點,要把環境弄得很無聊,不要有電視玩具,當我說做完工作可以玩玩具、畫畫、看書,孩子一定選玩玩具,所以後來我只讓他選看書或趴下,有的老師會讓孩子選寫心得還是看書,這時孩子也會選看書,習慣養成真的很難,靠大家努力。
只能靠她們一個字一個字讀進去。
- Sep 10 Thu 2009 05:37
關於圖書館購書的想法
學校圖書館的部份:
1.補充圖書館的單本書籍,讓圖書多樣化:希望能讓孩子有多一點選擇,有機會找到有興趣的書,很怕看到圖書館有些書買兩、三本,每本都很新,總覺得如果可以買三本不一樣的書,孩子可能有更多機會找到他的興趣。
。
2.買書前宜先透過圖書館電腦查詢是否重複購買,盤點圖書,書籍若有遺失的狀況,可由學生賠償或學校補買,因為有絕版的問題,如果是好書要儘早補買。
3.繪本不一定是低年級孩子專屬:字多內容有深度的繪本、適合中高年級閱讀,有些繪本插畫風格不同,可以增加視覺的經驗,從中學設計。
4.補充橋梁書:學校很多中高年級的孩子還是停在繪本,高年級讀的純文字的書,以哈利波特借閱的人較多,因為書有名,從繪本跨到純文字的橋樑書稍嫌不足,各大出版社都有出橋樑書,小朋友可能讀了繪本1至2年後,才開始進入橋梁書的部份,其實字比較多的繪本或知識性的書,都可以做為橋梁書。
5.圖書館是否該分成低、中、高閱覽室,圖書分級孩子會被限制,太依賴分級不會自己選書,每個孩子讀書的進度不同,書放在同一間教室,孩子可以按自己的程度選擇書籍,從繪本開始進入橋樑書,最後到青少年讀物或成人讀物,同一班的孩子每個孩子的進度也不相同,甚至有些高年級的孩子還是喜歡借繪本。
6.台北市圖的書也很破爛,盡量不要丟書。
7.空間問題:設置書庫放共讀書籍,可以解決空間不夠的問題。
8.5本10本的書老師使用率低,學校應辦研習教老師如何做文學圈或讀書會,共讀的書可以向愛的書庫借不用一直買,也可以用電腦放投影片講解。
- Aug 13 Thu 2009 23:52
98年度教育部小一新生閱讀推廣計畫 - 小一新生閱讀起步走
閱讀起步走-教育部國民小學一年級新生閱讀推廣計畫
壹、計畫目標
一、啟發兒童閱讀興趣,培養兒童閱讀習慣,讓閱讀活動成為學習及日常生活的一環。
二、營造豐富閱讀環境,將閱讀資源融入教室與校園中,讓書籍納於兒童隨時隨地伸手可及的範圍。
三、提昇父母對閱讀活動的認識,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增進親子互動關係。
四、配合九年一貫新課程,鼓舞第一線教師對於閱讀推廣的熱情並培養其具備閱讀指導專業能力。
貳、實施原則:
一、以學生和書籍建立歸屬認同為原則,主動提供閱讀資源,配合興趣誘導策略與環境。
二、以避免產生學習上的壓力為原則,兼顧閱讀的質與量,追求長期性持續效益。
三、以教育專業人員與家長共同主動參與為原則,從實踐中發現與學習,帶動社會群體意識的形成。
四、以統整社會各界不同資源為原則,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建立策略伙伴合作關係。
參、實施對象:
以全國98學年度第1學期入學之國民小學一年級新生及其教師、家長為推廣對象。
肆、實施策略與工作要項:
一、全面性贈書活動:98年9月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皆可獲贈全新適齡圖書1本。
二、普設「班級閱讀角」:以班級為單位,設置班級專屬閱讀角落,初期以15冊適齡全新圖書為目標,開放兒童利用課餘時間自由借閱,並可利用週末期間帶回家裡與家長共讀,同時針對這15冊書目提供延伸教案,鼓勵老師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和課程本身相互緊密結合。
三、製作親子共讀指導手冊:為提昇家長對閱讀活動的重視,邀請家長與教師共同協力投入閱讀推廣行列,將企畫並製作淺顯易懂的入門閱讀指導手冊,透過簡單易懂的文字與輕鬆活潑的插圖,讓家長認識閱讀的重要性,並學習展開親子共讀活動。
四、舉辦父母講座:在各縣市舉辦父母閱讀講座,提升父母對於閱讀重要性的認識與書籍的選擇意識,並提供可以在家庭中實際操作的親子共讀活動建議。
五、建立可複製的成功運作模式:在贈書與班級圖書角運作一段時間後,舉辦全國性延伸教案徵選募集活動,鼓勵教師彼此交流閱讀推廣心得,移植複製可行之成功經驗,並將其成果編印成冊,擴大影響力。
伍、預期效應
一、全國國小一年級新生都能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全新圖書。
二、全國國小一年級班級皆設置班級讀書角,至少有15種適齡圖書。
三、學生、教師及家長對閱讀的興趣和認識有明顯提升。
四、教師及家長瞭解指導兒童閱讀之方式,樂意將閱讀結合課程教學中,或身體力行親子共讀活動。
五、社會各界更加重視閱讀推廣,支持投入更多社會資源在相關活動中。
有品運動 從閱讀起步走
閱讀能豐富生命、提升愉悅感、舒緩壓力,也協助兒童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口,且有助於認知、語言、理 解、推理及其他領域能力的提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將閱讀和數學、科學並列為人類3項基本能力;兒童教育專家也指出,從小進行親子共讀與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對於其心理發展與人格特 質會有良好的助益。因此,教育部便擬定了終身閱讀計畫,希望讓全民動起來,為愉悅而閱讀,並培養持續閱讀的習慣。
「終身閱讀」包含兩大計畫,一是「閱讀植根與空間改造計畫」,另一是「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兩者均將「閱讀起步走」列為 98年度重大政策。而今年教育部推動的「台灣有品運動」,四大主軸有「品德教育」、「藝術扎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其中「終身閱讀」中,便將 「閱讀起步走」列為重要政策,希望從小開始,讓我們的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英國起步 引發國際閱讀熱潮
「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發源於英國,是全世界第一個免費幼兒贈書運動,顧名思義,Bookstart具有Book及Start雙重意 涵,鼓吹提倡幼兒及早接觸書本,有機會享受閱讀的樂趣,透過全面性大量贈書,鼓勵家長踴躍協助孩子跨出閱讀的第一步,同時也能積極運用鄰近社區的閱讀資 源。
1992年,「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創始人溫蒂庫琳(Wendy Cooling)是中學校長,應邀參加當地一所小學新生的入學典禮,開學第一天,她看到老師為了安撫孩子們忐忑不安的心情,特別發給每個人一本圖畫書,很 多孩子便開始津津有味地翻閱,唯獨一個五歲的小男孩顯然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溫蒂庫玲回憶說:「他把書拿起來聞,拿來咬,拿來甩,臉上充滿迷惑...」, 這個畫面,給她很大的衝擊「即使在英國這樣的國家,依舊有孩子在入學以前沒有讀過圖畫書!」她認為上學第一天就讓孩子因書而遭遇挫折,是很糟糕的經驗,因 此發願要讓每一個孩子在入學以前都要做好閱讀準備,「Bookstart閱讀起步走」由此誕生。
有品運動 從閱讀起步走
溫蒂庫玲後來轉任英國圖書信託基金(Book Trust)童書部門負責人,便發起「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第一批受惠對象是英國工業大城伯明罕300位一歲以下的嬰幼兒,立刻獲得社會 各界熱烈迴響,前5年便有60餘地方試驗計畫(Pilot Schemes)紛紛跟進,一度囊括八成以上新生兒,成為遍布全國的嬰幼兒閱讀推廣運動。嗣後,英國官方也加入支持行列,2004年7月當時擔任財政大臣 的現任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宣布,英國政府將提撥預算贊助並擴大辦理「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在3年內編列2,700萬英鎊(約超過15億台幣)預算,發 出450萬份免費圖書禮袋,送出900萬本免費圖畫書,將全英國境內四歲以下的幼兒都納為受惠對象。布朗強調:「『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就是一種投資,不僅是投資在每一個孩子身上,更是對國家未來的投資!」
在此同時,「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的理念也迅速在全世界各地蔓延,亞洲則有日本、韓國,泰國等國都陸續加入推廣行列,台灣信誼基金會在2004年底亦與英國Booktrust總部結盟,成為全球性「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運動聯盟一員。
從地方性閱讀推廣活動,到英國政府主動參與並撥款支持的全國性運動;進而成為引起廣泛迴響的世界性幼兒閱讀運動,「Bookstart閱讀起步走」 有幾項重要特質,其中之一就是主張每一個孩子都有閱讀好書的權利,因此在活動涵蓋的範圍內,所有的小朋友無論性別、種族、貧富都可以獲贈免費閱讀禮袋,而 且「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是一項社會關懷兒童閱讀的全面運動,是一個民間機構、政府、圖書館、醫護單位、出版社、企業等組織一起推動的運動;也 是一個家長、老師、圖書館員、醫護人員、出版人、閱讀義工一起參與的運動。
尤其,學者專家們也一致肯定,參與「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的孩子日後學習成就普遍優於同儕,具體表現在閱讀、語文、數學、科學等各領 域。而根據倫敦羅漢普頓大學(Roehampton University)進行的大規模成效評量計畫,研究發現,在參與的家庭中,共讀往往是親子間最常進行的活動之一,家長們也因此更有自信、更樂於經常為 孩子朗讀。
學校+家庭 與孩子共讀
台灣「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運動,已在台中縣與台北市等地實施2年多,陸續發出近一萬份免費閱讀禮袋,廣獲社會各界肯定與好評;為了進一步讓閱讀扎根工作能夠全面性普及至全台每一個角落,教育部實施「閱讀起步走-送給小學新鮮人一生最好的禮物」計畫。
依據「小一新生閱讀起步走計畫」,所有今年將入學的小一新鮮人,每人均可由學校轉贈1份閱讀禮袋,內容包括優質適齡童書以及親子共讀指導手冊各1本,提供親子共讀。
另外,台灣的閱讀起步走計畫,也將設置「班級圖書角」,精選15種獲得國內外各大獎項的優質適齡童書,提供小一學童閱讀。這些書籍經由國內知名的學 者專家評選與討論,並由校內教師為該校新生特意選出的圖書,可讓學生課餘借閱、學校或教師設計延伸閱讀教學活動,透過親師合作,提升孩童對閱讀的興趣,養 成固定閱讀的習慣,並營造豐富的閱讀環境
http://www.tienwei.com.tw/article/article.php?articleid=985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 和英 | 2000 |
影子和我 | 國語日報 | 2008 |
癩蝦蟆與變色龍 | 信誼 | 2008 |
我不想長大 | 格林文化 | 2007 |
鼴鼠寶寶挖地道 | 小魯文化 | 2007 |
真假小珍珠 | 天下雜誌 | 2007 |
換換書 | 天下雜誌 | 2008 |
南瓜湯 | 和英 | 2001 |
無敵鐵媽媽 | 格林文化 | 2007 |
媽媽買綠豆(20週年紀念版) | 信誼基金出版社 | 2008 |
明天就出發 | 信誼基金出版社 | 2005 |
古利和古拉 | 信誼 | 2008 |
不要親我! | 音樂向上 | 2004 |
姊姊好聰明喔! | 遠流 | 2007 |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 格林 | 2006 |
因為爹地愛你! | 小魯文化 | 2007 |
種子笑哈哈 | 遠流 | 2007 |
子兒,吐吐 | 信誼 | 2005 |
啊!腳變長了! | 信誼 | 2005 |
受傷的天使 | 信誼 | 2005 |
5隻小紅怪 | 遠流 | 2007 |
怕浪費的奶奶 | 三之三 | 2006 |
是狼還是羊 | 三之三 | 2008 |
小羊睡不著 | 三之三文化 | 2001 |
大頭妹 | 小魯 | 2004 |
快要來不及了 | 小魯文化 | 2008 |
牙齒掉了 | 小魯 | 2006 |
壞心情 | 小魯文化 | 2007 |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 三之三文化事業 | 2001 |
長頸鹿量身高 | 格林文化事業 | 2006 |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6 |
媽媽,外面有陽光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3 |
永遠愛你 | 和英 | 2000 |
米米說不(附中英雙語CD) | 和英文化 | 2008 |
我有兩條腿 | 國語日報 | 2008 |
小圓圓跟小方方 | 國語日報 | 2008 |
雞蛋哥哥 | 小魯 | 2006 |
沒毛雞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5 |
土撥鼠的禮物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2 |
小石獅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5 |
誰最有勇氣?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7 |
圖書館老鼠 | 小魯文化 | 2008 |
貪吃的狐狸 | 信誼 | 2005 |
白雲麵包 | 維京 | 2005 |
逛了一圈 | 維京 | 2005 |
黑白村莊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7 |
京劇貓.長(土反)坡 | 和英文化出版社 | 2007 |
平底鍋爺爺 | 台灣東方出版社 | 2006 |
聰明的波麗和大野狼 | 台灣東方出版社 | 2007 |
不睡覺的小孩 | 格林 | 2004 |
你在開玩笑嗎? | 米奇巴克 | 2008 |
山丘上的石頭 | 道聲 | 2008 |
一日遊 | 信誼 | 2008 |
阿志的餅 | 青林國際出版 | 2008 |
阿松爺爺的柿子樹 | 道聲 |
- Jul 12 Sun 2009 10:57
讀一本課本是不夠的2009-03-31 天下雜誌
我也常這樣對小朋友說,但讀不讀決定權在孩子身上。
讀一本課本是不夠的
國語文教學該精讀,還是廣泛閱讀?英文閱讀碰到生字該怎麼辦?大腦和記憶的研究告訴我們,只讀一本課本是不夠的。
自從小學生考修辭學這個問題出現後,各界對現在國語文教學的不滿像潮水般湧出:有家長說台灣的教育為整人之本,他小四的孩子家庭作業為五十題的成語填空,他們夫妻集二人之智慧,做了一晚才填出,想不到作業發回來後,孩子翹著嘴巴跟他說,「爸,你害慘我了!你錯了二十六題,我永遠不要你幫忙做功課了!」令他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這對夫妻都是大學教授。
很多人問,教育部的國語文教學政策是什麼?是廣讀還是精讀?因為目前走的是精讀路線,一篇文章拿出來解剖分析,一個字一個字教,但歐美、新加坡和香港走的是廣泛閱讀的路線,讓孩子看很多書,從書中學會詞彙的運用。
從大腦和記憶的研究來看,廣泛閱讀的效果較好,因為記憶是個熟悉度,常用字的神經迴路連接得比較緊密,記憶比較好,同時,因為它反覆在不同情境下出現,這個生字的正確用法可以透過內隱的學習而得之,就不會發生「天黑了,爸爸陸陸續續回來了」這樣的造句。大腦神經迴路連接的強弱有兩個因素,一是出現的頻率,二是活化的強弱。廣泛閱讀除了讓生字因多次出現,增加它神經迴路活化的頻率,也因每次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現,增加了活化的強度。一個單獨出現的生字不及在文章中出現時記得牢,因為故事內容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線索。
大腦有自動組織、歸類的功能,實驗發現,在不同字單(list)中出現的同一類別名詞,如傢俱類、職業類,會在總回憶(final recall)時歸類聚集出現。所以廣泛閱讀會使相同類別的字歸在一起,增加孩子對這個字的形、音、義的了解。閱讀最忌一直停下來查生字,它會中斷閱讀、喪失學習的樂趣。
其實學英文也是一樣,不要一直查生字,它會中斷文意的了解,要先看過一段,把書本蓋下,試著把剛剛那一段的大意寫出來,如果寫不出來,就再看一遍,若其中有生字,先猜這個生字可能的意思,寫在一張紙上,再繼續看下去,把這一章看完時,如果某一個字一直出現,這個字就是key word,就需要翻字典查,若是查出來的意思跟紙頭上寫的類似,你就有看懂這段文章,這樣認識的生字也不易忘掉。
香港的學校沒有使用注音符號,他們是一開始便廣泛閱讀,透過閱讀認識生字,變成熟字,更透過閱讀,掌握這個詞的正確用法。二○○一年香港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PIRLS)排行第十四名,到二○○六年一躍而成為第二名,他們在小學教語文的課堂節數跟我們一樣多,只是用的策略不同而已。
他們強調閱讀不是課堂的事,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學期只讀一本課本是絕對不夠的,要將課外閱讀課內化。我們現在也深切感受到台灣孩子一學期只讀薄薄一本課本是不夠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或許不要叫孩子去背映襯的定義,把這時間釋放出來讓他多讀一些書吧!
(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 Jul 12 Sun 2009 10:35
選書策略讓孩子成為一生的愛書人 天下雜誌網站
選書策略讓孩子成為一生的愛書人
從幼稚園進入小學,看來是進入全新的學習環境,但就閱讀而言,選書原則並不會有跳躍式的差異。較重要的差別是,此時是建立獨立閱讀習慣的關鍵期,如何透過選擇適當的讀物,幫助孩子成功跨越障礙,建立閱讀的習慣,進而成為一生的愛書人,是父母需關注的議題...
文/張淑瓊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
閱讀是一個連續並且累加的過程,從整個童書的出版看來,供應孩子閱讀需求的出版品從○歲開始直到十八歲,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找到合適的讀物。
從給○到三歲幼兒的各類認知書和簡單故事書;跨越三到十二歲階段的圖畫書;給七到十四歲孩子的兒童小說、知識類出版品,到給十二歲以上孩子的青少年文學。整個出版市場已經成熟到可以滿足每個階段孩子閱讀的需要。
就連原先不受重視,但對建立孩子獨立閱讀能力極有幫助的「橋樑書」,這兩年都有長足的成長,這麼一個銜接完整的童書出版版圖,對家長在選書的過程中,可以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建立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
我想最重要的是有了完整的版圖概念,能幫助協助選書的大人,在選書的過程中,有方向可依循。當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小學,看來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但就閱讀而言,選書的原則並不會有跳躍式的差異。
因為在出版的版圖中,這個階段的孩子仍然可以持續享受專為三到十二歲讀者設計的圖畫書。比較重要的差別是,這個時期是孩子建立獨立閱讀習慣的重要關鍵時期,如何透過選擇適當的讀物,幫助孩子成功跨越障礙,建立閱讀的習慣,進而成為一生的愛書人,是我們比較關心的議題。
閱讀樂趣的延伸
上小學的孩子開始學習自己讀書,但讀書和閱讀是不同的。讀書是學習,重在求知識,但閱讀是享受,重要的是樂趣。很多的孩子上小學之後,當他們開始可以自己讀書的時候,也是放棄閱讀的時候。核心的原因是閱讀本身並沒有帶來很大的樂趣和享受。所以如何延伸○到六歲時享受的閱讀樂趣,不會因為開始進入強調學習、考試、比較、競爭的環境中,而開始抗拒閱讀,是這個階段為孩子選書最重要的目標。
有趣的故事、幽默故事、學校或生活故事,看在大人眼裡也許沒有什麼「意義」可言,但卻能吸引孩子進入閱讀的享受中,閱讀如果是件有趣的事,應該很不需要很勉強。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那麼就開始為他預備文字多一些的讀物。如果孩子尚在建立獨立閱讀的習慣,那麼有大量插圖輔助的書,和專為建立閱讀習慣設計的「橋樑書」,就是很好的選擇。圖文比例的調配,和字數的多寡在小學最初的一兩年,是比較需要被考量的選書指標。
上小一的階段,當孩子開始練習自己閱讀時,需要特別考量文字的數量、字彙的難度,句子的長度。在孩子閱讀啟蒙的過程中,從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需要有一些漸進的安排,讓圖的量漸漸減少,文字的量慢慢加多,如果我們以圖文比例的改變來解釋,孩子在啟蒙閱讀的階段,讀物的選擇要從:「圖圖文」,到「圖文文」,再到「文文文」,我們也稱這種特別經過設計,讓孩子從圖畫書順利進階到文字書的讀物為──橋樑書。
選書策略讓孩子成為一生的愛書人
它是用來協助孩子循序漸進的建立閱讀能力和習慣。通常這類書也會以生活故事或學校故事為主,大多是幽默或趣味十足的故事,因為「好玩」才可以吸引剛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願意繼續在文字中悠遊。
圖的價值
但不是說圖畫的部份就沒有價值,對初學閱讀的孩子,書中的插圖常常能幫助他們了解文字,也因為書中有圖畫幫助,文字看來比較不嚇人,可以很快的翻到下一頁,能夠順利的讀完一本書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所以在幫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不要因為他已經識字或是學會注音了,就認為他不需要圖畫輔助。
不要剝奪孩子讀圖畫書的權利,這是他可以一直享受到小學畢業,甚至可以一直享受到長大的寶貴禮物。更何況繪製精美細膩的圖畫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美感經驗,是美術教育重要的一環。
如果你是親子共讀的實行者,請在小學的階段繼續陪伴孩子。如果你錯過了○歲到六歲那個甜蜜又寶貴的共讀時期,那麼從小學開始再試一次吧!因為透過共讀,才能了解孩子的閱讀喜好,這對從旁協助他們選擇書籍有很大的幫助。
每個孩子的喜好不同,幾乎沒有一本書適合所有的讀者,所以閱讀是一個嘗試的過程,請多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在沒有購書經費的壓力下,嘗試錯誤就變得好玩而沒有太多挫折。
請讓孩子有機會自己選書,也和他討論他所讀和所選的書,一位成熟的讀者是可以自己選書的,但在這之前,大人可以幫助提供多樣的閱讀觀點,免得孩子胃口太偏了,或是錯過了許多值得閱讀的好書。
一個家庭圖書室
我曾經讀過一個家庭圖室館建議需要準備的內容,其中在每一個階段都提到:要有一本字典、一本適合孩子年齡的百科全書、一本地圖書、一本童詩集,這幾項似乎是我們在選擇孩子讀物時很容易忽略的。它們像是工具,卻提供不同層面的幫助,開闊孩子的閱讀範圍。特別是百科全書和地圖書,是有結構的、全面的,並且是有開闊世界觀的;童詩集則是讓孩子可以感受文字獨特的聲音律動和組合美感的出版品。這樣看來,選書就多了些厚度和深度。那麼為孩子選書好像真的沒那麼容易呢!
有趣的書開始
為孩子選書不容易嗎?其實也還好,重要的是選書的心態,而不是方法;重要的是去思想如何成為一個協助者,而不是如何去買齊所有該讀的書。如何讓閱讀可以有趣,就先從有趣的故事選起吧!然後慢慢嘗試摸索屬於孩子獨特的閱讀口味,也透過參加各樣閱讀活動開闊視野。
讀書比喝牛奶更重要
我常常喜歡說讀書比喝牛奶更重要,如果我們在乎孩子吃什麼喝什麼可以身體強健、頭好壯壯,那麼書是餵養孩子頭腦和心靈的食物,當然需要更謹慎的挑選!我們希望孩子不偏食,閱讀也是如此;我們會有自己鍾愛的食物,閱讀也是如此。有些餐廳或是食物我們總是嘗試了才知道喜不喜歡吃,閱讀也是如此。所以花時間和孩子嘗試並且享受閱讀之樂吧!(本文作者為道聲出版社童書主編)
祝 選書愉快!共讀愉快!
來源天下雜誌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221a627130121b383e1450004&number=1
- Jun 01 Mon 2009 22:37
為什麼需要獨立閱讀
每天帶孩子去圖書館借書,,要的就是讓他們每天都有機會閱讀,除了共讀之外,還要獨立閱讀,希望孩子利用在學校的空檔(考卷寫得比較快的毅准、冠廷.....,就常利用等同學的時間看書),或是回家寫完功課後,減少看電視的時間,能自己讀自己選的書。
這幾天請孩子問書中不會的字詞或內容,雖然很麻煩也很費時,但透過他們提問我能更了解,她們閱讀的情況,有的是詞語不懂,需要解釋名詞,例如臀部、耀眼、好點子....... 等,有的是斷句錯誤,需要講解整個句子........,但不見的每個孩子都會提問,是全部看得懂,還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或是懶得問,目前還在了解中。
快期末考了,孩子們要複習功課,借的人也變少了,希望暑假時家長能帶孩子去中正堂或離家較近的圖書館借書。
希望家長能支持及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各方研究顯示,多看課外書好處多多。
以下內容摘錄自《飛向閱讀的王國》附錄
◎為什麼需要獨立閱讀?
數十年來,國際上的研究告訴我們,讀得愈多的孩子會讀得愈好。他們會發展出比較多的字彙,並且會有比較好的閱讀和寫作發展。尤其對於那些一年又一年,每天都有機會可以閱讀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每天在學校閱讀的時間不是點綴或浪費教室時間,相反的,它是讓你的孩子做到下列事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 學習新的字彙和訊息。
‧ 增加速度和流暢度(也就是,閱讀得比較順暢和正確)。
‧ 改善理解。
‧ 注意作者的寫作風格(會對他自己的寫作有所幫助)。
‧ 發展出對於閱讀和學習的高度興趣。
‧ 發展出對於閱讀的喜愛。
◎幫孩子選擇一本剛好適合的書並鼓勵家庭閱讀
為了興趣閱讀,將能幫助你的孩子成為好的閱讀者。你可以幫他挑選他可以閱讀並且想要閱讀的書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剛好適合」的書籍。這表示你的孩子:
□ 對這本書感興趣。
□ 幾乎能閱讀和了解書上所有的字。
□ 了解他所閱讀的內容(可以告訴你這個故事在講些什麼或他在學習什麼)。
□ 可以閱讀得相當順暢。如果你的孩子念一念就停下來,那可能表示他無法理解自己閱讀的內容。
在協助孩子挑選剛好適合的書籍上,你可以嘗試看看「五根手指頭的原則」。在孩子閱讀時,讓他用一隻手來點數他不知道的字。如果同一頁出現了五個或五個以上他不知道的字,那麼這本書對他獨立閱讀來說就太難了(不過你還是可以大聲朗讀給他聽)。你可以讓年紀較大的孩子,或者已經是好的閱讀者的孩子先讀幾頁,再來決定這一本書對他是否會太難。有時候,一本最開始似乎對孩子來說有點困難的書籍,等到孩子多念幾次,了解意義之後,就會變得剛好適合了。
◎運用金髮歌蒂策略來選書
(金髮歌蒂是誰?她就是《三隻熊》故事裡的那個小女孩)
雖然好的閱讀者會閱讀簡單、剛好適合和艱澀的書,但大多時候,都是「剛好適合」的書。
□簡單的書
問問你自己這些問題。如果你回答「是」,那麼這本書對你而言,可能就是一本簡單的書。簡單的書能夠幫助你閱讀得更順暢,很適合用來大聲朗讀和安靜閱讀。
1. 這是你曾經讀過最喜歡的一本書嗎?
2. 你很了解這個故事(文本)嗎?
3. 你認識(你可以了解和閱讀)每一個字嗎?
4. 你可以很容易和很順暢的閱讀嗎?
□剛好適合的書
問問你自己這些問題。如果你回答「是」,那麼這本書對你而言,可能就是一本剛好適合的書。剛好適合的書能幫助你學得最多,因為你會認識大部分的字,而且你也能了解文本中情節的發展。
1. 這是一本你想要閱讀的有趣書籍嗎?
2. 你是否熟悉它的內容、作者、系列和類型呢?
3. 你是否能夠告訴另一個人有關故事裡所發生的事情和你所學到的事情?
4. 你是否有時候會需要重新閱讀某些部分來幫助你了解?
5. 每一頁只有一些字是你不知道的。
6. 當你閱讀時,大部分都很順暢,只有少部分不順。
□艱澀的書籍
問問你自己這些問題。如果你回答「是」,那麼這本書對你而言,就可能就是一本艱澀的書。花一點時間讀讀看,看你能了解多少。也許你可以先讓某一個人念這本書給你聽,等之後(也許是幾個月的時間),再試著自己讀讀看。
1. 你對於閱讀這本書感興趣嗎?
2. 你是否不清楚這本書大部分在講些什麼?
3. 即使你重讀了,還是很難了解嗎?
4. 你是否需要很多的幫助,才能閱讀這本書呢?
和孩子們一起腦力激盪出一些標準。你自己用貼近孩子的語言所寫出來的清單才最有意義。
◎為獨立閱讀選書
簡單的書
‧ 你能讀出所有的字。
‧ 你之前可能讀過。
‧ 你閱讀得很流暢。
‧ 很容易了解。
‧ 你了解每一件事情。
‧ 你可以讀。
‧ 你可以自己讀整本書。
剛好適合的書
‧ 你可以學到東西。
‧ 你喜歡這本書(你喜歡讀它)。
‧ 你幾乎可以讀出每一個字(你可以看看封面、讀個半頁、看看封底、瀏覽一下照片、看看印書文字)。
‧ 你幾乎可以完全了解。
‧ 你之前可能讀過。
艱澀的書
‧ 有很多字你無法了解。
‧ 它對你來說並不合理。
——你沒有背景知識。
——你對於這個主題不感興趣。
‧ 如果它讓你覺得很困惑,那就表示它太難了。
‧ 有時候讀一下艱澀的書也無妨,但是:
——不要常常。
——不是讀太長。
(*蘿賓‧ 伍茲 老師班上二年級孩子的集體創作)
- May 30 Sat 2009 23:41
學校有的橋梁書書單

現在低年級小朋友的閱讀問題是,0到6歲學齡前應該讀的繪本沒讀,所以進小學要開始補繪本的部份,所以這次買的書,補了大量的繪本,小朋友可能讀了繪本1至2年後,才開始進入橋梁書的部份,其實字比較多的繪本或知識性的書,都可以稱作橋梁書,學校還是可以再添購一些有趣的書,讓小朋友可以進入青少年圖書。
學校有的書
小天下:神奇樹屋(學校圖書館目前有1到24)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cat=all&key=%AF%AB%A9_%BE%F0%AB%CE
字的童話(7本,學校圖書館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8905
上誼我會讀美國
1青蛙與蟾蜍──好朋友 (學校圖書館有)
2青蛙與蟾蜍──好伙伴
3青蛙與蟾蜍──快樂年年
4青蛙與蟾蜍──快樂時光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0108
聯經讀讀樂(學校圖書館有)
分低中高各12本
有的小朋友急著證明自己的能力,喜歡借中高年級的書。
科學小小說──魔法校車系列(學校圖書館有)
1.我是老大!米奇巴克(學校有)
2.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米奇巴克(學校有)
下學期可借閱
3.薩琪想要一個小寶寶米奇巴克
4.誰是蘿蕾特?米奇巴克
5.科技真是太神奇了!米奇巴克圖畫書法國
天下雜誌:閱讀123(13本)
http://www.cwbook.com.tw/reader/2008/read123/
天下聰明小公民系列(5本)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promotionPackage.jsp?productID=2626
小魯我會自己讀的故事書(8本)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8249
DK知識開門(10本)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promotionPackage.jsp?productID=2547
- May 28 Thu 2009 00:49
學校有米奇巴克哲學種子系列及哲學思考遊戲系列兩套書
這兩套哲學書,很新表示沒什麼人借,又沒注音,有點難推銷,今天念了一下"我是什麼呢"的第一小節你是動物嗎?這本書不斷提問,很適合做討論,書有點難度,我要先熟悉一下再跟孩子們談談裡面的問題。
米奇巴克哲學思考遊戲系列 "我是什麼呢"的第一小節你是動物嗎
http://member.giga.net.tw/magicboxco/philo/read_moi.htm
米奇巴克哲學種子系列
http://blog.roodo.com/magicbox2007/archives/4285575.html
米奇巴克人格教育圖畫書
http://member.giga.net.tw/magicboxco/web/character_index.htm
米奇巴克生命關懷繪本
http://member.giga.net.tw/magicboxco/web/live_index.htm
米奇巴克艾力克巴圖繪本
這五本學校有兩套,很新,也需要引導閱讀。
http://member.giga.net.tw/magicboxco/web/eric_index.htm
- May 28 Thu 2009 00:29
圖書館教育-學校很多書借閱率不高,要靠介紹及推銷讓孩子接觸
育賢最近在看"漫畫台灣歷史故事"這套書,育賢說他在心裡暗自發誓要把12本看完,他對歷史方面的書籍有明顯的偏好。
從育賢介紹大家看漫畫台灣歷史故事開始,大家開始尋找繪本以外的書,冠廷愛看"台灣小百科",毅准喜歡"地球公民",怡婷看"字的童話",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班上小朋友已經開始看繪本以外的書了,我得再研究一下圖書館的書,找些適合的橋樑書介紹給他們看。
台灣小百科學校圖書館有16本買了兩套,還很新表示借閱率不高,漫畫臺灣歷史也很新還好只買一套,學校的書還是以繪本借閱率比較高,中高年級看的書種類不多,尤其是橋樑書再應該多一些,讓孩子可以從繪本進入青少年讀物,孩子跨不過去,就會一直停在繪本,但繪本如果連中高年級都看,還是把繪本補齊吧。
很怕看到圖書館有些書買兩、三本,每本都很新,總覺得如果可以買三本不一樣的書,孩子可能有更多機會找到他的興趣。
6.7
6.2把聯經的讀讀樂搬出來,讓孩子們在地板上獨立閱讀,有問題再問,有的小朋友沒有問問題的習慣,有的則很喜歡提問,這套書分低中高年級,各有12本,有幾個小朋友急著證明自己的能力,會介高年級的書。
介紹之後,這幾天陸續有人借,書還是要攤開來看,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所以最近會採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先試讀,引起她們的興趣。
漫畫臺灣歷史故事
http://www.ylib.com/hotsale/taiwan_history/index2.htm
台灣小百科
字的童話
http://www.best100club.com/bestfocus/kids/index.asp
- Apr 28 Tue 2009 23:41
繪本與橋樑書的銜接
關於閱讀課程之前幾班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選書,今年因為孩子一開始閱讀狀況不好,所以改成讀故事書,介紹書的方式,發現效果不錯,果真危機即轉機,找到新樂子,因為要講有趣的繪本,吸引孩子,所以努力找書開書單,也更了解學校圖書館的藏書狀況,沒想到孩子很快進入橋梁書階段,現在我又開始尋找適合的橋樑書,希望孩子能接受字數較多的書。
繪本與橋樑書的銜接
小魯文化副總編輯 鄭如瑤
http://blog.yam.com/readclub/trackback/15018860
講師:小魯文化副總編輯 鄭如瑤
一、童書的分齡閱讀概念
* 6 歲以前親子共讀,以繪本為主
* 6~8 歲自己閱讀習慣的養成,以繪本、橋梁書為主
* 9 歲以上,以文字為主的兒童小說為主
*12 歲以上,進入青少年小說閱讀
書本上每頁內容的多寡是判斷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是否增長的辦法。孩子從接受短篇到長篇故事必須是漸進的,儘管不必要在一開始就讓孩子因為文字太多而感到頭昏腦脹,但家長仍必須漸漸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及心智,所以應慢慢誘導孩子從完全依賴書上的圖畫去了解故事內容,轉變到可以接受越來越多的文字。(p. 94,《朗讀手冊》原著:吉姆.崔利斯、翻譯: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
二、兒童閱讀發展(《教出閱讀力》作者:柯華葳)
哈佛大學教授夏爾(J. Chall)1983年以六個階段描述兒童學習閱讀的歷程,這六個階段又各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
* 透過閱讀,學習如何閱讀 (learn to read ),小學三年級以前是關鍵期
* 透過閱讀,進而學習各種知識(read to learn, reading from learning)
三、什麼是橋梁書?
繪本以「圖」為主,以「文」為輔,其圖像的線條、構圖和用色都是作者用來說故事、傳達意境的語言;當大人朗讀繪本給孩子聽時,孩子一邊用耳朵聽文字的故事,一邊用眼睛欣賞圖像的故事和意涵。因此,大人和小孩一起共讀繪本時,除了分享故事內容,也應該討論圖像的象徵性和視覺感受。
橋樑書以「文」為主,以「圖」為輔,書中圖像扮演的只是插圖的角色,文字量比繪本多,比文字書少,從三千字至一萬字不等,故事內容但求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協助孩子學習閱讀,建立閱讀信心,進而愛上閱讀,成為一位獨立的學習者。
四、橋梁書的特色
* 適量的文字、適量的插圖
* 用字遣詞經過特別設計
* 句子長短適中
* 題材生活化
* 內容情節完整,具備小說結構雛形
* 難度介於繪本與兒童小說之間
五、橋梁書的閱讀學習
閱讀書目:《我們和好吧!》文:原 京子/圖:秦好史郎/譯:賴秉薇
內容簡介:
下雨天,貝魯和達達一起玩拼圖。咦?奇怪?拼圖怎麼少了一片,怎麼找都找不到!
「達達,是不是你弄丟的?」
「才不是呢!貝魯你別把錯推到別人身上!」
氣呼呼的達達留下了貝魯,獨自去摘野莓了。
向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吵架了,他們會和好嗎?該怎樣才能打破僵局呢?
閱讀討論:
閱讀前:預測原則
*從封面、封底、書名和作者介紹預測讀物內容
閱讀中:對話原則
* 圈出生字、劃記出共鳴或質疑之處
* 感受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意旨、檢視預測
閱讀後:統整原則
* 故事發生在哪裡?(記憶層)
* 為什麼貝魯和達達吵架了?(記憶層)
* 貝魯和達達平時的相處如何?哪些句子可以證明?(理解層)
* 假如貝魯和達達沒有和好的話會怎樣?(思考層)
* 你有和朋友吵架的經驗嗎?結果如何?(思考層)
閱讀書目:《加油吧!笨海豚》文:林滿秋/圖:楊宛靜
內容簡介:
一隻傻呼呼的海豚,老是跳不過鐵圈,
但是仍然一跳再跳,跳了又跳,
他幹麼那麼認真呢?
「認真」並不能保證成功,但絕對保證讓生活的滋味截然不同!
這本關於「認真」的童話,不只是個搞笑故事,
更是讓你願意「再試一下」、「認真一點」的精神加油站!
閱讀討論:
閱讀後:統整原則
* 書中有哪些角色?(記憶層)
* 阿志媽媽的老闆為什麼要送她海洋世界的門票?(記憶層)
* 為什麼看了笨海豚表演之後,阿志一家決定認真呢?(記憶層)
* 為什麼阿志覺得比不上班長小唐鴨沒關係,只要沒有比碗公還要不認真就好?(理解層)
* 笨海豚一直跳不過去,為什麼吸引許多人去看他?(理解層)
* 你覺得最後笨海豚會跳過鐵圈嗎?為什麼?(思考層)
* 如果認真不一定成功,那麼為什麼還要認真嗎?(思考層)
* 你有認真做一件事的經驗嗎?結果如何?(思考層)
六、橋梁書哪裡找
* 小魯:我自己讀的故事書、我自己讀的童話書
* 信誼:兒童故事閱讀列車、青蛙與蟾蜍
* 遠流:羅北兒故事集
* 和融:童心圖畫故事系列
* 小兵:快樂讀本
* 東方:故事摩天輪系列、法蘭茲、棒棒糖小姐、123到台灣
* 小天下:神奇樹屋
* 天下雜誌:閱讀123
* 東雨文化:優讀本
- Apr 28 Tue 2009 00:33
有些一年級小朋友還很幼稚,喜歡看寶寶書,圖書館是否該分齡?
有些一年級小朋友可能學齡前沒有閱讀的習慣,所以現在還喜歡看亮亮系列,親親自然,難怪之前請她們看繪本,很多人沒興趣,真相終於大白-原來圖書館的繪本對他們來說太難了啦!也不能怪小朋友,畢竟他們進小學才學注音符號,進小學之前不識字,還好看書這方面小朋友進步很多。
這次開書單沒買寶寶書,現在看起來圖書館應該還是要有些幼稚可愛的小書,讓一年級小朋友喜歡去圖書館。
現在進行共讀時,我提問孩子們也比較能掌握重點回答問題,真的長大不少。
適合中高年級閱讀的繪本,字比較多,有些低年級小孩只翻圖片,不讀文字,應該多買些插畫風格不同的繪本,至少可以增加視覺的經驗。
圖書館是否該將低、中、高分成三間,各有利弊,書分類孩子比較不會讀到不適合自己年齡層的書,太難看不懂,太簡單沒進步,每個孩子讀書的進度不同,放在同一間,孩子可以按自己的程度選擇書籍,有些高年級的孩子還是喜歡借繪本,很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