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語文網路資訊 (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引用自蔡淑英老師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Aj5hjvuBBRIKcySxE6ItvVM-/article?mid=388


如何在教室裡讀繪本


         -低年級繪本共讀示範記錄


 


我喜歡讓孩子圍坐在地板上,孩子真的比較會推擠吵架,有的會站起來檔到後面的,有的會中途換位置,還有腳踢到別人,或躺在後面翻滾的,但練習幾次就能減少糾紛。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雜誌基金會    閱讀新趨勢


http://reading.cw.com.tw/doc/list.jspx?documentTypeId=4028811819087a834353587d26853407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老師的摺頁


http://140.115.78.41/PIRLS_teacher.pdf


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成就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在人類的歷史上,閱讀的角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迫切,閱讀不僅是自學的工具,身處於訊息爆炸的時代,唯有掌握閱讀的技能,才有可能妥善運用目不暇給的資訊。  


為了瞭解國際間學生的閱讀素養,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每五年一次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成就進行國際性評量,希望藉由評比結果,瞭解國際間不同地區、國家如何進行閱讀教育,以作為各地改善閱讀教學以及促進閱讀能力的參考。  


PIRLS選定小學四年級學生為對象的原因是此時學生開始透過閱讀來學習,如果表現不佳,很可能反應出以下兩種訊息:


1. 基礎閱讀能力仍需加強;


2. 閱讀理解能力尚待開發。 


台灣在2004年加入這項國際性的研究,2006年首次參與評比。


PIRLS對「閱讀素養」的定義


1. 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2.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來


3. 能夠從閱讀中學習新的事物


4.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


5. 經由閱讀獲得樂趣


閱讀素養評量的內容


基於學生的閱讀成績、態度和行為都跟他們的生長環境有關(參見圖1),PIRLS在研究工具上,除了學童所需要閱讀每篇1,200個字至1,600個字之間的文章和回答的題目外,還分別針對學生、家長、學校、教師以及課程設計了五種問卷,以便周全瞭解影響閱讀的環境因素。


1 影響閱讀素養的環境因素  


評量的內容包括:


1.測量學生理解說明文和故事體的能力;理解的評量包括對文章內容與形式的理解。形式問題例如:「有編號的框框怎樣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內容?寫出其中一個方法。」


2. 學生的閱讀行為和興趣。


3. 家長為學生所提供的閱讀環境,例如:親子共讀頻率和家中圖書等。


4. 學校和老師為閱讀所設計的教學和圖書館規劃等。  


閱讀理解評量指標


直接理解歷程:


1. 直接提取」 其中包括如:


1)找出與閱讀目標有關的訊息


2)找出特定觀點


3)搜尋字詞或句子的定義


4)指出故事的場景(例如時間、地點)


5)當文章明顯陳述出來時)找到主題句或主旨


2. 「直接推論」, 其中包括如:


1) 推論出某事件所導致的另一事件


2) 在一串的論點後,歸納出重點


3) 找出代名詞與主詞的關係


4) 歸納文章的主旨


5) 描述人物間的關係  


解釋理解歷程:


3. 「詮釋、整合觀點和訊息」, 包括:


1) 清楚分辨出文章整體訊息或主題


2) 考慮文中人物可選擇的其他行動


3)比較及對照文章訊息


4) 推測故事中的情緒或氣氛


5) 詮釋文中訊息在真實世界的適用性  


4. 「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 包括:


1) 評估文章所描述事件實際發生的可能性


2) 揣測作者如何想出讓人出乎意料的結局


3) 評斷文章中訊息的完整性


4) 找出作者的觀點  


台灣學生的閱讀表現


2006年共有46個國家及地區參與PIRLS研究,全球學生的閱讀分數平均是500分,最高分國家俄羅斯學生平均為565分,台灣學生平均為535分,名列第22。其他列居全球前五名依次是:香港、加拿大(亞伯特省)、新加坡以及加拿大(卑詩省)。  


進一步分析,學生在直接歷程的得分(541,通過率73%) 明顯地比在解釋歷程的表現(530,通過率49%)好。在閱讀的深度上,我們大多數的孩子仍停留在字面或文章表面的層次。  


台灣學生的閱讀行為


獨立的閱讀時間


學生每天有獨立閱讀的時間與他們的閱讀成績成正比,三項關鍵活動是:我自己安靜地閱讀/默讀、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以及校外進行閱讀相關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學生在校外為了興趣而每天閱讀的比例是全球最低的。  


閱讀作業多,閱讀成績不一定好


根據學生報告每天「閱讀過後,在作業簿或學習單上回答問題」和「就閱讀過的材料,寫一些東西」,其閱讀成績不如每星期作一、兩次或是每月作一至兩次的學生。  


語文和閱讀教學狀況


*教學時間


語言教學時數和閱讀教學時數佔全部教學時數的比率(語言:22%,閱讀:9%)都較國際(語言:29%,閱讀:22%)平均比例低。


*字詞教學時間過多


課堂上教師以全班為主進行國語科教學,且較重字詞教學,生字詞教學時間為理解教學時間的兩倍。閱讀策略教學的頻率偏低。


*閱讀廣度要增加


50%左右的老師未曾指定學生閱讀說明文相關的文本,包括指引或說明書、圖表、圖解或統計圖。


*閱讀研習似乎不足


40%左右教師未接受過閱讀教學相關的專業培訓。增進學生閱讀素養的建議  


在教室可以做的事


一、以課本為主的閱讀教學不敷學習需求,請增加不同內容與形式的讀物。


二、每天給學生一段安靜閱讀的時間。


三、不要每天都出閱讀作業,例如寫心得。


四、以書籍作為獎品。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都喜歡接到書作為禮物。


五、仔細考量學生程度,一般而言,四年級需要大量增加閱讀策略的教學。


六、讓學生討論他們所閱讀的東西,增加閱讀深度。


敦促學校可以做的事


一、 建議學校增加圖書。學校藏書量超過10,000本學校,學生的閱讀成績顯著的高於藏書量不到10,000本的學校。


二、 要求學校辦理閱讀策略教學研習。


三、 請與同事一起研讀PIRLS文章與試題,了解國際閱讀測驗的趨勢。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  


更多關於PIRLS的介紹與研究詳情,請上網參閱,網址是:http://lrn.ncu.edu.tw/pirls/AboutUs.html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IRLS 聯繫  中央大學閱讀與學習研究室
http://140.115.78.41/PIRLS_contact.htm



2009/08/07
08:04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


http://140.115.78.41/PIRLS_Home.htm


這個研究單位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各國做教學檢討用的,而不是比賽,大家被排名嚇到。


例如透過這次的測驗,台灣在閱讀教學上做了一些改變及檢討,就有達到參加目的,重要的是家長及老師有沒有改變對讀課外書的看法,孩子的生活跟讀課外書沒有任何關聯,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想辦法幫助她們。


台灣孩子有多少閱讀競爭力(給家長的摺頁),希望能改變家長及老師的觀念,協助孩子做閱讀活動。 


給家長的建議


http://140.115.78.41/PIRLS_parents.pdf


台灣孩子有多少閱讀競爭力?


閱讀能力=學習的能力=未來的競爭力


閱讀是自學的工具,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唯有掌握閱讀的技能,才能妥善運用目不暇給的訊息。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的孩子究竟有多少閱讀能力?是否足以因應未來的競爭、應對地球村的挑戰?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介紹為瞭解國際間學生的閱讀素養,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 簡稱PIRLS),每五年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素養進行國際性調查,希望藉由評比結果,瞭解國際間不同地區、國家如何進行閱讀教育,以作為各地改善閱讀教學以及促


進閱讀能力的參考。台灣在2006 年首次參與評比。 


PIRLS 選定小學四年級學生為對象的原因是此時學生開始透過閱讀來學習,如果表現不佳,很可能反應出以下兩種訊息:1. 基礎閱讀能力仍需加強;2. 閱讀理解能力尚待開發。 


PIRLS 對「閱讀素養」的定義


1. 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


2.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來


3. 能夠從閱讀中學習新的事物


4.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


5. 經由閱讀獲得樂趣 


閱讀素養評量的內容基於學生的閱讀成績、態度和行為都跟他們的生長環境有關(參見圖1),PIRLS 在研究工具上,除了學童所需要閱讀的文章和回答的題目外,還分別針對學生、家長、學校、教師以及課程設計了五種問卷,以便周全瞭解影響閱讀的環境因素。 


評量的內容包括:


1. 閱讀1,200 字左右的文章,測量學生理解說明文和故事體的能力。


2. 學生的閱讀行為和興趣。


3. 家長為學生所提供的閱讀環境,例如:親子共讀頻率和家中圖書等。


4. 學校和老師為閱讀所設計的教學和圖書館規劃等。 


國際上台灣學生的閱讀表現


2006 年共有46 個國家及地區參與PIRLS 研究,全球學生的閱讀分數平均是500 分,最高分國家俄羅斯學生平均為565 分,台灣學生平均為535 分,名列第22。


其他列居全球前五名依次是:香港、加拿大(亞伯特省)、新加坡以及加拿大(卑詩省)。進一步分析發現,在閱讀時,我們的孩子比較擅長直接搜尋和連結文章中清楚敘述的訊息(稱為「直接歷程」);但是對於需要運用個人知識去連結文中並未明顯表達的訊息時,或是需要針對


文中所陳述的訊息作出邏輯性的批判(稱為「解釋歷程」)時則顯得不足。 


由成績來看,學生在直接歷程的得分(541)明顯地比在解釋歷程的表現(530)好。由此可知,在閱讀的深度上,我們大多數的孩子仍停留在字面或文章表面的層次,高層次的思考能力明顯落後。 


影響閱讀成績的因素


女生的表現比男生好


女生平均得分(542.46)明顯比男生(529.85)好。


對於閱讀的評價越高,成績越好


在閱讀態度的問卷中,假如學生同意:「我喜歡和別人談論書籍」、「如果有人送書給我做為禮物,我會很高興」、「為了將來,我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以及「我享受閱讀」,他們的閱讀表現也明顯地比較好;如果學生對於自己的閱讀能力評估,例如「閱讀對我來說十分容易」和「當我自己閱讀時,我能明白大部分的內容」的同意程度越高,表示他們對於自我閱讀效能的評估高,成績表現也明顯較好。


父母參與子女的閱讀活動越多,孩子的成績越好親子間進行越多的閱讀活動,例如學前親子閱讀活動、一起聊聊讀過的書等,學生在閱讀上的表現越好。 


父母本身的閱讀態度越正面,孩子成績越好父母對於「我喜歡與人討論書籍」、「我喜歡利用空餘時間閱讀」、「在我家閱讀是重要的活動」等問題如果同意程度越高的話,表示他們的閱讀態度越正面,其子女的閱讀分數明顯地也越高。 


家中藏書量豐富,但親子閱讀活動不足當家中擁有26 至100 本的書籍時,孩子的閱讀表現才達到台灣學生535 的平均分數,並且有家中書籍越多、成績越好的趨勢。與國際平均相比,台灣多數父母為子女預備的教育資源包括圖書算是豐富的,但是親子一起從事閱讀相關活動的比例不高,仍有加強的空間。 


獨立的閱讀時間越充分,成績越佳子女每天有獨立閱讀的時間與他們的閱讀成績成正比,三項關鍵活動是:我自己安靜地閱讀/默讀、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以及校外進行閱讀相關活動。學生課外活動的類型也可以預測他們的閱讀表現,高分組學生課外進行較多與閱讀有關的活動,而低分組學生則偏好上網、看電視及漫畫。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學生在校外為了興趣而每天閱讀的比例是全球最低的。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閱讀作業多的學生,閱讀成績不一定最好


影響閱讀成就的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針對學生閱讀成就的個人因素與家庭因素作分析,可歸納出圖2 中不同的影響面向: 


2 影響閱讀成就的個人與家庭因素增進子女閱讀素養的方法讓閱讀變成習慣,讓思考更有層次


⊕ 在家中可以做的事:


1. 增加家中藏書。書越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越好。


2. 親子越常一起進行閱讀活動,學生在閱讀上的表現也越好。儘管家中藏書位居關鍵因素,但親子共同參與閱讀相關的活動更重要。


3. 以書籍作為獎品。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都喜歡接到書作為禮物。


⊕ 敦促學校可以做的事:


1. 每天給學生一段安靜閱讀的時間。


2. 不要每天出閱讀作業,例如寫心得。


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處、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以及PIRLS 台灣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製作、發行PIRLS 台灣中心網址:http://LRN.ncu.edu.tw/pirls/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二不讀書  蔡康永訪問郝廣才   童書中的哲學


週二不讀書


http://www.pts.org.tw/~web01/tuesday/t_001.htm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字多音審定版    修訂版公聽會資料


http://blog.ilc.edu.tw/blog/gallery/24/24-313523.pdf


 


http://blog.ilc.edu.tw/blog/gallery/24/24-308789.doc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用疊詞型形容詞


http://dict.revised.moe.edu.tw/htm/fulu/dt.htm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home.educities.edu.tw/wei3128/submenuframe/wordfreq.htm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RLS 聯繫


http://140.115.78.41/PIRLS_contact.htm


 


不是要大家買閱讀測驗的題本回來寫,而是要教孩子閱讀策略,各國的國語科教學不是只教生字語詞、考一字多音、修辭,而是考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應多指導孩子閱讀策略,讓孩子從好的文本中學到如何閱讀一本書。


故事體


PIRLS 2006範文例題


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Unbelievable_C.pdf


小陶土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Clay_C.pdf


海豚救難記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Dolphin_C.pdf


倒立的老鼠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Mice_C.pdf


 


說明文


南極洲簡介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Antarctica_C.pdf


尋找食物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Food_C.pdf


太空漫步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Spacewalking_C.pdf


小海鸚鵡之夜


http://140.115.78.41/PIRSL_Texts/Pufflings_C.pdf


 


 台北市閱讀種子老師研習講義 


http://w2.flps.tp.edu.tw/reading/98teacher.htm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培養正確表達意思的能力


2009-06-15 天下雜誌網站

今年基測有四一三三名考生作文交白卷,甚至有孩子在卷子上寫「題目很難,我不會寫」,其實今年題目「常常,我想起那雙手」比去年「當一天的老師」容易。





作者:洪蘭 天下雜誌網站


孩子在生活中,每天不知看到多少雙手,先不講父母照顧的手,從早上出門上學算起,就有路邊賣早點小販的手、公共汽車司機駕駛的手、導護老師指揮交通的手、老師寫黑板的手、校工打掃廁所的手、廚工做營養午餐的手、同學勒索打人的手、護士阿姨貼紗布的手…,任何一點都可以發揮,怎麼有這麼多人交白卷呢?難道心中真的無一句話可說嗎?


作文科缺考一向為各科缺考之冠,據統計,今年比去年多一五一二份白卷,這透露出來是個警訊,即我們的孩子不會思考和表達,連不需要破題的題目都不會寫。當這麼多人連基本的作文都不會時,在小三教「映襯」等修辭學有什麼意思?我們該不該檢討一下教學的內容和難度?


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說,廿一世紀的公民必須要有「快速吸取訊息的能力和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和別人競爭。對於後者,我們的學生差太多,連念了十二年國文的大學生在寫問答題時常常詞不達意。報上登有學生文不對題,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背好的文章硬套上去,管他是什麼題目,這表示我們教學還在死背的階段,背範本,不教思考。


現在我們一定要開始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了,孩子若是說得不好,父母先不要急著替他說,耐心等他講完後,把他的意思再講一遍,問他是不是這個意思,讓他了解原來我的意思可以這樣表達,但是千萬不可叫他照你的話再講一遍,因為這樣就失去了跟你談心的樂趣,變成功課了。中國父母最厲害的一點,是可以把任何有趣的事都變成功課,也最喜歡打斷孩子的話,常說「我知道了,不必說了」,其實很多時候父母並不真正知道孩子的意思,而且就算知道了,也要給他一個練習說話的機會,耐著性子把話聽完,因為這是身教:不打斷別人說話是禮貌、是尊重的表現。我們常教孩子不要搶著說話,但是我們自己卻常犯。


學習用文字表情達意


很多人質疑思考可以教的嗎?邏輯不是天生的嗎?其實,思考的確可以教,邏輯性的思考也需要後天的訓練。因此,現代化教學應該是老師講的少,孩子講的多。鼓勵孩子把眼睛看到的、心中想到的轉換成別人可以懂的話說出來,再逐漸訓練他我手寫我口,達到用文字表達自己意思的境界。


眼睛看字比耳朵聽話來得快,快了幾乎三倍,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現代,電子郵件和簡訊幾乎取代了電話。我們的孩子要和世界競爭時,必須快速、正確的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這一點已經沒有爭辯的餘地了,必須立刻去做,不可再忽視了。


(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來源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221c04ede0121e2b0c25d0014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曹俊彥老師

  我要談的部分是「圖像閱讀」,小孩剛剛出生的時候,眼睛只能感覺到一些光影的刺激,慢慢的才可以看到形像,然後分辨遠、近、大、小。科學家發現,幼兒一開始對明暗的感受力最強,對於色彩的感受力則是慢慢發展出來的。最近信誼基金會引進只有黑跟白,或者是黑中白、白中黑的圖畫書。我們對幼兒的瞭解越多之後,圖畫書的編寫也跟著改變。幼 兒視覺開始可以看到遠、近、大、小的時候,他的認知還不知道那個叫做「大」、那個叫做「小」,要透過跟這些東西的互動,以及生活上的各種接觸之後,他才能夠真正的瞭解什麼是 大、小、遠、近。小孩子的眼睛能夠看到大、小、遠、近,以及各種色彩之後,圖像的閱讀 能力就已經具足,能夠藉由圖像來學習獲得生活能力。所以我們會花很多的精神、資源,編繪本給小朋友看,認為小孩子藉由圖畫書,可以提早開始閱讀。


   其實不只是幼兒,成人在生活中也用了非常多的圖像。在臺北坐捷運,只要你認對了色彩,不會走錯路。在高速公路上,如果看到「一雙筷子、一個叉子、一個盤子」的圖像,遠遠的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休息站,圖像是一閃而過,一般人在閱讀圖畫時常常能夠一目瞭然。「圖像閱讀」跟「文字閱讀」不同,讀圖像的時候,你的眼睛,要先看左邊再看到右邊,或者先看右邊再看到左邊,相當的自由;但是在閱讀文字的時候,就得從第一個字,一字一字讀下來,有一定的順序。有些圖畫也會有這樣的情形,但是這是一般在閱讀文字跟圖畫的不同。再者,閱讀圖像是自發性的本能,而文字閱讀的能力一定要經過學習暸解符號及語言本身的結構。當然,幼兒並不是只讀圖畫,而是跟正常生活一樣─視聽同時進行,所以繪本這樣的設計,我們稱為「完整學習型態」。一般學習都是經由舊的經驗來建立新的經驗,透過圖像的閱讀,小朋友從圖像裡,先看到一些身邊的動物、一些簡單的日用品,慢慢由這些擴展到家裡的其他事物,然後到社區的環境、學校、到社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孩子可能還沒有去過動物園,但是在圖畫書裡面看到長頸鹿脖子長長的樣子,當有一天你帶他去動物園的時候,小孩子就非常有成就感的說:「耶!那是長頸鹿!」


  「圖像」是什麼? 在大自然中的實物是立體的,會因為光線變化而改變形狀。可是當它變成圖畫的時候,它是平面的。我曾經寫生畫魚,畫好了之後,想看看到底畫得像不像呢? 就擺在那邊讓貓來看,結果貓走過來走過去,根本不看圖畫,因為對牠來講是一個平面,我 們一看那是一條魚,而且被那條魚的色彩,引出那個香味的回憶,但對動物來講不會。另外, 我們寫一個「貓」字,這個「貓」字,到每一個人的腦袋裡,想出來的貓都不一樣,文字上 可以用一個「貓」字來代表。「貓」這是字,只是一個抽象、概念化的貓,比如一位作者叫我畫一隻貓,放在書中。我畫一隻白貓,他說:「我不要白貓。」那畫一隻黑貓好不好?他 說:「也不是黑貓。」所以,「貓」這個字,可以涵蓋很多種概念。但是以畫來講,它必須 是一個具體的表現,那隻貓是站著、躺著,或者是正在吃東西。所以,「貓」字是一個概念,文字的表達上是這樣,但是圖畫不能只是一個概念。

   我們回到繪本的討論。剛才提到,圖畫書能加深親子之間緊密的關係,你要懂得跟小孩說話,要懂得跟他玩。以前在教育不普及時候,有些媽媽常常以為跟小孩子講話要講一些囝仔話、傻話,那是錯誤的。圖畫書提供媽媽親子之間的話題。圖畫書也提醒媽媽,要跟小孩一起玩,因為一起玩的當中,小孩的智慧在增長,感情會加深。在圖畫書裡面,有的把親子之間的遊戲做出來。我們跟小孩子玩「躲貓貓」,日本話叫「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 (不在、不在,哇!)就是先遮起來感受看不見的情形,然後突然間「ぼあ」的一聲翻開讓孩子看到的遊戲,這可以幫助幼兒瞭解看不見卻「存在」的抽象觀念,是相當有功能的一種遊 戲。所以透過《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這本書,它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動物,如小貓、老 鼠原來是躲著,然後出來,最後變成小孩躲著,然後出現。

  在圖畫書裡面,讓小孩唸兒歌,唸押韻的文字,或者故事裡的角色名稱,都有讓他玩發音的設計。比如有一本書叫《永遠吃不飽的貓》,那一隻貓的名字叫「咔茲、咔茲」,是吃東西的聲音,因為這本書用了擬聲字,小朋友很喜歡。其實圖畫本身,也會讓你感覺聲音,福音館有一本書,書名是《カニツ》,那位日本作家已經過世了,他生前到世界各國蒐集了很多很有趣的東西,寫成詩,這首詩整篇沒有意義,就是聲音的節奏,這些聲音的 節奏是「トツチン  トツチン  トチチ トチチ」毫無意義的聲音,但是這些聲音,是把小孩遊戲的時候用到的聲音,譬如說,在玩猜拳的時候, 有的人會喊 「ぐーう ちょき ぽぁ 」,他把這些聲音容納進去,把印第安酋長的名字也用進去。說不定將來我們創作類似作品的時候,也可以將「唵嘛呢叭彌吽」都寫上去,這些東西唸起來本身就很有節奏,再請畫家來畫這些抽象的東西, 讓抽象的語言跟抽象的圖像來做結合,讓小孩子接觸,這是非常有趣的。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幻燈片。

        (編按:以下是曹老師在現場放映幻燈片,同時配合每張幻燈片進行講解。)

        ◆剛才講,同樣的貓,牠的造型會因為故事、畫家不同,表達出來的也會不同。首先看這本書,《一百萬隻貓》,他用木刻作插圖,只有黑白表現,他用很多的黑貓來襯托那一隻白貓。這一本書很有趣,一大群貓都希望被收養,都認為自己是最漂亮的,互相打了起來,結果最後只有留下來一隻──不敢跟人家打架的貓。

  ◆另外一本書,講睡午覺。貓的造型用線條勾勒,像漫畫的方式。故事開始時是阿媽在曬被,貓跑過來躺在上面,阿媽才發現原來這裡很舒服,她也在上面睡著了,後來很多動物也通通跑來睡。在圖畫書裡,小朋友可以接觸到各種非常不一樣的畫風,包括材質、造型的表現。

  ◆接下來這一隻貓,開始擬人化了,還提著包包出門。這一本《小貓玫瑰》是信誼基金會的翻譯書,這隻貓跟牠家族的貓,因為毛色和個性完全不同而被排斥,結果後來牠變成人人想看牠表演的一個明星,是以較率性的筆觸畫的。

  ◆再來,這一隻賣東西的貓,甚至還穿起衣服來,牠跟人已經是平起平起坐了。在圖畫書的世界裡,那些動物都是小朋友的好朋友。為什麼在圖畫書裡,會用動物來當主角?因為借用動物的造型,牠的個性可以非常明顯,通常童話趣味的故事,較多以擬人化的動物來作主角,角色的個性可以更加突顯。

  ◆接下來這隻貓,是一個藝術家,牠的畫有米羅的抽象味道,這本書叫《愛畫畫的貓》, 也是信誼基金會出版的。有時候圖畫書裡面的內容,不只插畫本身引導小孩子接觸藝術,它 的內容本身也在引導小孩子去接觸不一樣的藝術。可能有些成人會認為小孩子只能欣賞寫實的畫,其實很多小孩子有能力欣賞各式各樣不同的畫。

  ◆這本書叫做《抱抱》,小孩子常常會吵著媽媽說:「要抱抱!」忙碌的媽媽常說:「等 一下,媽媽在忙!」 (下一張) 他又說:「媽媽,媽媽,抱抱!」「你看,媽媽正在洗衣服啊!」一會兒那個小孩子又跟過來:「媽媽抱抱,媽媽抱抱啦!」媽媽還是說:「啊!等一下啦!」 (下一張)他還是叫媽媽抱他,結果媽媽還在洗盤子。終於媽媽忙完了,她說: 「耶!剛才說要抱抱的孩子在那裡呀!」(下一張) 「哇!已經睡著了。」這樣子的故事,好像也在替小孩子說:「需要抱抱,你怎麼不抱?」同時也讓幼兒瞭解到,其實媽媽很忙,他要學會體貼媽媽,他要懂得去體諒別人,這是一個學習過程。 

▼小學館出版,黑井健作、 繪的《 こだこてか》,主要對象為一 至三歲之兒童。

 

         ◆圖畫書裡面可以引導小孩子做很多不一樣的想像,《五味太郎》這本書裡告訴小孩子穿鞋子的方法:「穿鞋子不能急急的穿,你要先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東西,說不定奶奶在裡面睡午覺,說不定裡面有很多數學課題,說不定裡面正在下雪……。」圖畫有直接說明的功能,有很多觀念用文字講了又講了,小孩子也不一定能懂,但是用圖畫一說明,他就知道了。 而且有時候用文字講,趣味性表現不出來,換成圖畫趣味性就自然呈現出來了。

  ◆這一本是講,我們搬家搬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到隔壁的鄰居家去打招呼,帶個小禮物去,對方覺得拿人家的禮物不好意思,就回禮,結果回過來回過去。小孩子在看這本書時, 每次送東西過去的時候,就會去檢查圖畫看看上一次送過去的東西還在不在,是不是真的搬過去了。故事的最後雙方都把小孩子也送給對方了,還說︰「我的小孩子習慣跟我一起睡, 所以我也跟著一起搬過去吧!」結果是兩家互相對調。在這本書裡面不單單告訴小孩子這種有趣的人情事故,同時也讓小孩子接觸到幽默。

主持人杜正民館長

  剛剛提到了用咒語作語言節奏的圖畫書,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我相信咒語本身事實上有很多的意義,尤其像曼達拉,它本身可以表現很深層的涵意在裡面。我想到繪本一個未來的發展,美國花了很多的經費,在網路繪本上作了很多的計畫,在學齡兒童做了很多的網路的互動學習計畫,而且它的互動性比紙本來得更直接,小孩能夠去應用很多的資料去創造,小孩是作者,繪畫者也是創作者,最重要是讓他們學習到一個很好的概念:在網路上你可以去創作,你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因為他裡面可以讓你一直從失敗中學習,這也是未來很好的一個發展。

(以下開放現場討論)

Q 現在有一種把繪本拍成錄影帶的出版品,剛剛提到繪本是從玩具到書,讓小孩去接觸書的最初開始,不曉得老師們對這種已經拍成錄影帶的繪本,到底能不能也達到同樣的功能,或者更好?還是覺得有些利弊得失,想請教一下幾位老師看法。

(由曹俊彥老師代表回答)

   有一個觀念很重要,圖畫書雖然是讓幼兒接觸這個世界的一個很好媒介,但是它不是全部。圖畫書讓小孩知道很多事情,藉著圖畫書去認識這個世界。但是把圖畫書作成錄影帶,變成動畫,小孩完全被動的在看、在聽。雖然幼兒在看的時候,也可以去享受美感與趣味,但是藉著這個機會跟家長之間談話的互動就沒有了,因為講圖畫書的人可以依照孩子的節奏去講,但是錄影帶不會等,所以它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比較差。不過,在讀過繪本之後,讓他藉影帶去回憶,其實還是很好的,反過來先看錄影帶再看書也一樣是很好的。有些繪本,像剛才提到的《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或者是《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是借由翻頁產生的趣味性,把它變成錄影帶的時候,那個機能就不見了。而且翻頁時有一個空間讓小孩子去思考。每一本繪本的情形都不一樣。而錄影帶的導演在取景、運用鏡頭時,有時他覺得重點是這個部分,鏡頭便只照這個部分,沒有照到整體的書。事實上,導演已經等於是另一個詮釋者,跟讀者直接去看書的時候又不一樣,我們不一定是要按照他的詮釋的方式去看那本書。在效果上,一種是影帶,一種是書的文本,各有特色,也各有限制,不能夠互相取代,只是在使用或運用上,盡量去發揮各自的長處,同時是互補。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他先看過影帶以後,因而對那本書非常的感興趣,甚至懂得兩個版本互相做比較,這也是很好的效果。

出處  http://www.chibs.edu.tw/lib/sissue/html/p39_54.htm


      (整理自二○○二年十二月六日於法鼓山佛教教育園區大階梯教室座談會現場錄音)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柯倩華老師:


  首先,我先談「繪本的讀者」,然後來談「繪本的 特質」,還有「繪本的文字表現」。


壹、繪本的讀者


  繪本最首要的對像是學齡前後的兒童,大概是零到八歲。因為認知科學的進步,我們開始能夠把閱讀年齡往下推,零到三歲是一個階段,三到八歲是另外一個階段。有跟小孩相處經驗的人,就知道小孩三歲以前跟三歲以後,差別是很大的。但是我說他們是首要的對象,就表示不是唯一的對象,因為很多的書標榜給零到九十九歲的人看的。其實很多大人很喜歡繪本,像臺北誠品童書部的負責人,她跟我們說:「我們通常覺得會去童書店買書的大人,可能是家長幫小孩子買,或者是老師因為教學的需要。可是其實不是,去買繪本最主要的顧客,就是喜歡繪本的大人。」我也覺得很有趣,這可能是台灣現在的一個現象。但是,我們還是不要忘記,大人有很多大人的書可以看,但是小孩子沒有辦法看大人的書,所以童書基本上還是為小孩製作設計的,是兒童獲取知識或者心靈養分很重要的資源管道。








貳、繪本的特質


  美國有一個很著名的繪本作家艾瑞卡爾,像《好餓的毛毛蟲》就是他的作品,從一九六 九年到現在,就一直是全世界的暢銷書,大概可以算是童書裡的世界名著,會這樣一直流傳下去。那裡面故事很簡單:一隻小毛毛蟲,牠每天一直吃,禮拜一吃到禮拜天,越變越大, 然後變成繭,最後變成蝴蝶。他大概介紹這樣一個過程。艾瑞卡爾在介紹自己的書的時候, 提出一個蠻重要的觀念,就是對繪本的描述。他說:「作圖畫書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幫助孩子渡過一個成長中很困難的階段,也就是從家庭進入學校,從玩具到書。」小孩本來在家裡,整天跟玩具在一起,然後要到學校裡,整天跟著書在一起,那其實對孩子來講不僅是認知的改變,還有情感上的挑戰,因為整個生活內容都改變了,所需要去做的事情也都不同了。 所以他設計繪本的時候,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一個特質,就是變成「可以讀的玩具,可以玩的書」,就把玩具跟書這兩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其實就是趣味跟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概念,去幫 助孩子渡過這樣的階段。所以繪本是以小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幫助小孩去認識跟他們相關的事物。


  


像那本《好餓的毛毛蟲》,小孩子很喜歡,有一個原因是它跟成長有關。從小毛毛蟲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有翅膀到處可飛。而且故事裡面安排了「吃」,禮拜一吃什麼、禮拜二吃什麼、禮拜三吃什麼,小孩子對吃非常有興趣。同時裡面介紹色彩、時間概念,色彩非常的豐富,有各種的變化。另外,那本書還有立體的設計,就是當毛毛蟲去吃東西的時候,比方說要吃蘋果,蘋果的地方會有個洞,毛毛蟲可以進去,然後去吃蛋糕,也跑到裡面去。所以當小孩子看這本書的時候,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兒童的閱讀行為跟大人的閱讀行為有著很大的差異。大人看書的時候,就是拿著書用眼睛這樣一行一行看,而小孩會動手。那本書的設計就是讓小孩子可以動手這樣玩,大人也不會去糾正他,因為本來就是設計要讓他玩的,他的手就會在洞裡面穿來穿去。小孩喜歡透過實際肢體的動作去感覺、去經驗,這是孩子認知的方式,不是像我們是透過思考認識,孩子必須透過觸覺或聽覺之類的方式去認識他的對象。所以作繪本要先瞭解孩子的認知方式是什麼,然後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


  


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觸書的時候,就是看圖畫書。所以其實小孩是透過繪本在認識 「書」是什麼?「讀書」是什麼?「書」跟「玩具」有什麼不一樣?書跟玩具很大的差別就在於書有結構。比方說我們玩積木,很多的積木拿掉一塊還是可以玩,可是書拿掉其中一、兩頁,書的整體感就被破壞掉了,這是很大的差別。再比方說,玩扮家家酒,鍋、碗、瓢、盆某一 樣東西不見了,可以拿另外一些東西來代替,隨時可以替換。可是一本設計很好的繪本或者是書,裡頭的章節你是沒有辦法抽掉,或者隨便前後調換的,這跟認識書的整體結構有關。


  


等孩子認識「書」這個對象之後,就會開始想:「那我要怎麼去對待它?讀書到底是怎麼回事?」例如小孩子開始學,翻頁從左到右,字的編排從上到下。這個對我們來講是理所當然,我們很自然就這樣看,可是這個其實是需要學習的,不是先天就會的,所以小孩子就 要開始學讀書的方式。有一些本身設計很好的繪本,在書的設計上面,就提供小孩子許多方便。艾瑞卡爾的另一本書《你願不願意做我的朋友?》裡面有一隻小老鼠,一路走一路碰到各種不同的動物,每次在碰到動物的這一頁,就會看到動物的尾巴,小孩子就會去猜,哦! 這次牠到底碰到的是誰?然後翻頁過來,就看到那動物的身體和頭。那樣的設計有很多層面可以談,其中有一個就是教導小孩翻頁,要一頁一頁翻,如果一次翻兩頁,尾巴跟頭就兜不在一起。因此即使是不認識文字、語言能力還沒有很強,或者不知道那是什麼動物,都可以自我修正閱讀行為。因為從顏色、線條、形狀,小孩就知道前後,如果翻錯了,一次抓三頁、 四頁,圖就兜不起來,這樣的設計對小孩開始進入閱讀的世界是很大的幫助。連文字都還沒 有接觸,光從圖像就可以開始瞭解「閱讀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還有另一本書,叫《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 ,我大概唸一下前面幾頁: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


   「我看見一隻紅色的鳥在看我」(然後翻過來,沒錯!是紅色的鳥。 )


  「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麼?」


   「我看見一隻黃色的鴨子在看我」 (翻了兩頁,哦!不對,翻錯了。)


  像這本書就要求讀者能夠聽得懂語言,光從圖像沒有那麼清楚,雖然不認得字,但是如果人家唸給我聽,我也知道要怎麼去讀它,怎麼去處理它。這一本書,顯然比較深了一點, 它對閱讀者的要求多一點,不只有圖像,還要瞭解文字,或者你要聽得懂。


  舉這些例子大家就瞭解,繪本是用最直接、最明顯的方式,表達書的結構性或連貫性,「圖像」一看就很清礎。再者,對年齡層比較大的孩子,就是透過涵意,透過對主題的瞭解。 比方說,像台灣的繪本作家何雲姿的作品《收集東收集西》這本書裡,你就可以發現她每一頁都用主題來串連:


   「收集東,收集西,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我喜歡收集娃娃衣。」


   「奶奶喜歡收集木屐。」


  「清潔伯伯收集很多、很多ㄌㄚ ㄐ一。」


  「我問:『隔壁的圓圓,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圓圓問我,藍色算算不算東西?」(裏面就畫了很多藍色的東西,她用很多不同媒材去設計,例如蠟筆、水彩、拼貼等。)


  「秋天喜歡收集落葉。」


   「月亮喜歡收集星星。」


  「海邊收集了很多很多石頭。」


  「天空收集雲。」


  「小溪喜歡收集雨滴。」


   「我問:『媽媽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媽媽說:『我收集的都是你的東西。』」 (畫面上有小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喝奶的奶瓶、嬰兒時喜歡的小手巾、第一雙小鞋子、胎毛筆小指甲……等。)



 







  
  這裡面的結構有連貫性,靠一直不斷強調「收集」,而且有層次的,從孩子本身開始發展,然後別人也會喜歡收集什麼東西,而且那個東西進入到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藍色」, 從這裡又轉到「大自然」收集的東西,抽象性又更高些,最後到「媽媽」,對孩子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然後媽媽收集的是「我」的東西,又回到孩子身上,而且是一種非常安全、 溫暖的感情,讓孩子在結束時覺得很滿足的整個閱讀過程。它的文學表現性又更細微、複雜了一點。


  所以書有層次,跟著孩子的發展階段,閱讀的能力得要同步呼應。繪本強調趣味,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素材,強調圖像的閱讀。主要是要激發閱讀的動機,培養閱讀的習慣,讓小孩看很多繪本,讓他覺得:「我喜歡讀書、我想要讀書、我願意讀書」,這是兒童閱讀跟成人閱讀很大的差別。因為他剛開始,我們希望他慢慢變成一個自主、內化的一個動力,就是 讀書是小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是別人要他做的事情,然後是跟他生命有關的事情,而不只是形式化的一個動作而已。因此我們也強調,要常常去刺激孩子的動機,然後他自己慢慢培養出自動的習慣。


參、繪本的文字表現


  繪本的內容可能頁數很少,或是字很少。繪本剛剛進入到台灣時其實很因難,因為一般讀者常常會想:「這些書為什麼會那麼貴?兩、三百塊沒有幾個字?」我想這是因為過去我們對這樣的文類不太熟,對兒童閱讀也不太熟悉。成人是非常仰賴文字的,我們都是透過文字在溝通、學習,所以我們覺得有字才有意義、才有價值。而繪本是有特殊的標準和要求的, 這對於小孩子也是非常密切相關。繪本不只是幫助小孩子從家庭到學校、從玩具到書,也是從圖像的世界進入到文字的世界。因為孩子一開始本來就是生活在圖像的世界,在他還不會開始講話,或者不認得字開始,他已經在圖像世界做很多的事情,他知道要怎麼樣子去生活,所以他其實已經在這個圖像世界裡學習。他有學習能力,很豐富的思考能力和想像力,只是 他的文字語言能力不像成人這麼熟練,他一開始必須要靠繪本的形式去認識,同時他其實可透過圖像去瞭解文字,因為繪本是文圖配合,所以他是透過圖畫慢慢瞭解文字的,所以你看到繪本都是圖畫版面比較多,文字比較少。


   「文圖合作」可以再細分,其中一種就是「對應關係」。小孩子在聽我們大人唸圖畫書給他聽的時候,很明顯他會去找圖畫裡面的細節,然後要等到他全部都看得很過癮、覺得滿足了以後,他才要你翻頁。以前一開始在推廣「親子共讀」的時候,因為句子很少,大人很快就唸完了,然後就已經要翻頁,可是小孩子呢?他圖畫還沒有看完,因為那圖畫裡面很多細節,所以他會說:「不行!要等一下!」所以,他不是跟著文字走。如果我們只是考慮文字, 跟著文字走的話,跟他的速度就不一樣了。他在圖畫裡面找細節,是要去瞭解你說的文字是什麼意思,不只文字指涉的東西,還有文字整體的涵意,或許呈現的氣氛,或者是感情。比方說文字這麼寫:「街上有一條可憐的狗」,在畫面上就畫了一隻狗,這是基本的「對應關係」。更進一步,就是一種「互補關係」。假如狗的旁邊我畫的是垃圾堆,可能在找東西吃, 但文字並沒有提到牠在垃圾中找吃的,只是說牠可憐,透過圖像暗示或者說明來理解什麼是 「可憐」的意思。反過來講,在圖畫裡我畫垃圾、狗,我並沒有「可憐」牠在那裡,「可憐」 的這個部分由文字來補,所以繪本的「文圖合作」是「互補關係」,互相幫助對方延伸出更 多的想像空間,雖然文字少,其實延伸出的想像空間是非常豐富的。



 







   
  像約翰伯明罕的一本書《我的秘密朋友阿德》,就是在講一個小孩子他非常的孤獨, 他有一個想像的朋友,是一隻兔子。我唸前面幾頁:


  「我常常都是獨自一個人,


    當然囉,我有時候會看看電視,


    另外我有好多的玩具、書和小東西,


    有時候我們會去公園,


    偶爾我們還會在外面用餐,


    這些我都覺得不錯。」


  如果只聽文字,會覺得這個小孩子對他的生活很滿意,可是如果配上這個圖,故意用非常大的版面留白,在畫面上呈現主體孤單的情境,線條非常簡單,顏色也非常的簡單,用來呈現「什麼都沒有」。「圖畫的情緒」和「文字的情緒」是有落差的。「有時候我們會去公園,偶爾我們還會在外面用餐」,圖像上面就只有一個小孩被媽媽牽著往前走,但是他的頭 一直往後看,他在看這邊有好幾個小朋友在玩盪鞦韆;然後,他說:「這些我都覺得不錯」, 他面前桌上擺著一個像霜淇淋,然後上面還有一個紅色的,可能是櫻桃,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可是他的眼睛是在看那些熱熱鬧鬧的桌子,有大人、小孩一起聊天。你就開始感覺到, 它的文字跟圖畫是一個互補,甚至是用一種「反諷」。用一種「反差」的方式去表現出文字 的表達功能,會有更多層次的認識,這對閱讀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這對生活上的人際能力 也很重要,聽人家講話,有的時候你要聽得出來言外之意,或者字裡行間的涵意。有的時候 用「比喻」、「象徵」,這些手法好像很抽象、困難。但是透過繪本「文圖合作」的方式之後,幫助孩子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理解,那他對文字的感受也就不會只是單層表面上的意思。這種練習幫助孩子去掌握那種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他能夠體會,不會完全被眼睛限制住。這種能夠把語言轉化成畫面的能力,就是所謂的「想像力」。


  然後,繪本提供很豐富的語言經驗,「字」不僅表達了語言的意義,在繪本裡面同時會考量到語音。因為常常是大人唸給小孩聽,或者小孩自己會大聲唸出來,所以也必須是能夠朗讀的文字。因為在一個畫面裡文圖必須能夠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 「形」的問題,如字體、版面編排也是繪本作家必須考慮的因素。


  我們談到語音,在很多的童書裡,是以童謠或韻文的方式,讓小孩子可以琅琅上口,唸得很順。但是,除了押韻的方式,另外一種方式是設計句子的節奏和旋律,使得它變成好聽。 必須要精雕細琢文字的舖陳,如利用「重複的句型」,或者「重疊的句型」。像「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牠說:『我看見一隻紅色的鳥在看我』。」「紅色的鳥、紅 色的鳥,你在看什麼?」這就是「重複的句型」,句子不一樣,但句型一樣。或者「重疊的 句型」,第一頁一句,第二頁就把第二句疊在第一句的上面,除了塑造文字的美感,對孩子 在閱讀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小孩子喜歡參與,他聽我們講故事的時候,他會想要 加進來。這種東西,像現在電腦強調容易操作,要讓使用者覺得好用。繪本的型式也是一樣 的,讓讀者很容易加入。小孩子知道可以什麼時候加進來,而且是恰當的。小孩子聽過兩、三頁之後,你接下來問:「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麼?」,然後翻頁,他會接:「黃色的鴨子,黃色的鴨子,你在看什麼?」他很容易跟上,疊句的型式也有這種效果。小孩很容易能夠參與,覺得他也在講故事,在閱讀活動裡面他是主體,不只是被動的。他會對這個閱讀活動覺得有成就感,覺得他也可以做到,也增進他的理解力。小孩子其實跟「詩」是很接近的,有的時候講出來的東西很有詩的涵意。我覺得文字的美感是我們現在比較缺乏的。 但是,繪本做到文字精簡的要求,字很少又要考慮很多意義及發音,用各種文學手法使每一個字都變得「很飽和」,意思就是它有很多可以延伸的想像空間和涵義,這其實很像詩的語 言。



 







   
  然後再來是「形」。像我們台灣的繪本作家李瑾倫,有一本叫《子兒吐吐》,講一個小孩,他吃東西很快,所以他吃木瓜的時候,把所有子兒都吞到肚子裡。把子吞到肚子裡會怎樣?別的小朋友告訴他:「會長樹!」本來他是覺得很害怕、很難過的,後來他開始想,有沒有什麼可能的好處,比方說夏天的時候很涼快,身邊的人也會覺得很涼快,所以大家都跑到他身邊來,在他樹下乘涼。而且木瓜樹會長木瓜,所以長出木瓜就可以分別人吃,這樣其他小朋友就會很高興。然後畫面上就有很多小朋友開始模仿他吃水果子,有的吃龍眼,有的吃蘋果,因為這樣可以交換,他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他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他就趕快回家準備長樹。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很多很多的水,然後趕快上床睡覺,而且他還倒過來睡,就是頭朝床尾,因為這樣樹長出來才不會碰到牆壁啊!這一切的辛苦都是為了樹好。結果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有沒有長出來﹖沒有,這就是我其實要講的。這幾個字「? 沒有?!怎麼會?!」都變成這麼大。大大的問號在上面,又粗又黑的字。這個在表示什麼? 表示這些字在發出那個情緒跟感覺,很驚訝、然後很失望,有一個強烈的情緒,跟其他部分的情緒不同。這其實也是我們平常對文字的體會,只是我們比較會忽略掉這部分細微的感受。


   我翻譯的《南瓜湯》裡,有一隻小鴨子要去偷拿牠朋友的湯匙。因為牠很矮,所以牠就去兜湯匙,結果湯匙就被牠弄得掉下來。在畫面上,你會看到「筐啷」兩個字在最上面,然後一個大大的驚嘆號,然後湯匙「霹哩啪拉」掉下來。字的排列就很像那個湯匙從上往下掉下來,而且從大變成小。那些字的本身帶來一種感受,我們對字應該要有感受。我覺得字應該要有美感,而不只是意義的問題。我覺得這會影響到我們說話,或者是寫字。這不只是意義的傳遞,還有情感的部分。像這樣子透過圖像,小孩子就非常容易理解。



 









肆、結論


          至於「感受」,除了剛才提到創作者的設計以外,還有就是講故事的人。我們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我們的語調、語氣、態度、眼神、還有表情,傳遞情感在語言裡面,不只是在詮釋那本書而已,我們其實還傳遞了我們對孩子的情感。小孩會感覺體會到,而且這個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且重要的。孩子在閱讀的整個活動歷程裡面,很重要的不僅是知識傳遞,還有心靈的部分。我覺得情感教育和心靈教育的重要性絕對不輸知識教育,這在兒童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所以總體而言,繪本是依照小孩子的特質和方式,幫助他能掌握各種學習的能力,然後開拓他們的視野。他們可以用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去體會人性,也體會整個人類的文明。


出處  http://www.chibs.edu.tw/lib/sissue/html/p39_54.htm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源泉館長


 


   法鼓山佛研所對繪本教育有興趣,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大突破,以往連我們教育界的人對繪本都不是很重視,這表示我們聖嚴師父眼光非常遠,他能夠抓住時代的脈動。




壹、繪本在現代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先解釋,為什麼在現代的教育裡「繪本」這麼重要?主要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演變的關係,剛開始是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然後進入資訊時代,接著又進入網路時代。人性慢慢變成越來越功利,講求速食文化,只要求效率,不講求品質。在我們台灣的社會,現在已經有一些問題浮現出來。


            第一個現象:青少年犯罪的型態的改變。以前青少年打架、犯罪,是被人欺負,或者餓的沒辦法,去偷一點東西吃;現在他們是為了唱 KTV,為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到超商去搶,價值觀完全不同。另外,他們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在都市裡三更半夜不睡覺,跑去飆車,碰到完全不認識的人照砍、也照殺,為什麼青少年會這樣?原因歸於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親情的滋潤。


            第二個現象:現代父母本身親子教育方面的知能不足。現在的青少年,從小到大一直進明星學校,下課進名補習班,一直補習。結果他們腦子裡只有兩個字──「競爭」,就是「我要比你好」、「我要爭第一名」,所以報紙一翻開,就有「叫我第一名」。他追求的只是這樣,沒有人生的智慧,完全被現實的社會引導,缺乏人性的教養。


            第三個現象:世界各國現在因為政府要求財政健全,都提倡一胎化。我們台灣雖然鼓勵生育,平均還是越生越少。因為經濟壓力、時間不足,大家都不想生很多孩子,很多夫妻只生一個小孩。生一個跟生兩、三個孩子,父母心理上有一些不同。生一個容易溺愛,所以曾發生過父母親為了子女的一點小事,到學校把老師、校長打傷的事件。在我讀書的時代,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但是現在常常發生。而且,台灣現在加入了WTO,為了要提昇世界競爭力,鼓勵要多學各國語言,所以小孩子空閒時間更少。另外,現在有很多電腦虛擬實境的遊戲軟體,針對青少年來銷售,青少年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


   因為這三個社會的背景現象,使我們教育力量減弱。如果我們不趕快為下一代想想辦法,可能未來我們的科技很發達,但人性變得非常的差,這樣的社會相信大家都不願意見到。所以,「繪本教育」必須在這個時候,好好發揮它的功能來教育下一代,希望補正規教育的不足,使人性發揮良善的一面。









  


貳、「繪本」對教育所產生的重要作用


  「繪本」對教育能產生那些重要作用呢?以下分為幾點來說明:


(一) 有益於幼兒認知過程的建立:


   很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說:「零歲到三歲,是一個人人格完成的階段。」因為零歲到三歲是整個人生教育最重要的階段,但是現在沒有學校或專門機構來負責教育零歲到三歲的孩子,這個重任就必須要落在父母身上。這個階段用什麼媒介來教育最有效?就是繪本,也就是圖畫書。


   圖畫書內容有淺有深,也有完全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就可以拿著圖畫書,講故事、唱歌、畫圖給小孩看,這樣能使小孩子的認知建立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個正確方向的非常重要。小孩子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用白色去染他,他就變成白色;用黑色去染他,他就變成黑色。所以很多教育家都認為,人的可塑性最高,人是可被教 育的。釋迦牟尼佛也講過:「眾生皆有佛性」,而在六道裡面只有人最適合學佛、修行。所以,在小孩子零歲到三歲這可塑性最高的時候,給予適當的繪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 能增進親子親密感情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父母很忙。很多小孩子生下來之後就交給奶媽帶,到五、六歲要帶回家時,他不要住在家裡,他要住奶媽家,因為與父母沒有建立親密的感情。如果小孩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給他感情,只有給他飯吃,這是不健全的,一定要用感情教育他。小孩子生下來之後,父母親就要對他笑、對他說故事,唱歌、撫摸、搖一搖、拍一拍,這一些行為會讓小孩子在心理、生理上感受非常舒服,對他的成長是一個很大的動力。如果小孩子從零歲到六歲,入小學前的期間,父母親每一天用這樣的方式跟他建立感情,他對父母的感情是非常好的,將來絕對不會有不孝子女產生,也不會在社會上有很多為非作歹的事情出現。所 以在親子感情的發展上,繪本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透過繪本可把親子感情建立得非常緊密。

(三) 有助於小孩優良行為習慣的塑造:


  繪本的內容範圍非常廣,包括十九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歐洲、美洲、中國、日本等作家的作品。他們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都不一樣,畫出來的圖畫都不相同。在基督教、天主教、 回教與佛教要求的行為、價值觀,皆可由父母透過繪本來告訴小孩,然後父母可以運用這樣 的方式來塑造小孩的優良行為。繪本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媒介,如同佛法所講的 「善巧方便」,繪本就是一種善巧方便。


(四) 為小孩建立語言文字使用的信心:


  小孩剛學到的東西,第一次用的時候通常沒有信心,到底對方會如何反應,他不知道。 如果對方的反應不是如他所預期的,他可能就會退縮,有自閉的行為出現。很多患自閉症的小朋友,是因為小時候他的言語、舉動被大人大聲責罵或是處罰。但是,如果父母親每一天讀一本繪本給小朋友聽,跟他們討論,裡面的文字由淺到深,從簡單的家庭、學校使用的語 言到社會使用的語言,由父母來指導他,讓他產生信心。「我媽媽告訴我,這個話是這樣講」,他就如電視廣告所說的:「沒有輸在起跑點上」。起跑點已經站穩了,他就會有信心,因為媽媽指導過他應該怎麼說。比如不小心踩到別人,他媽媽告訴他說:「你要向人家說對不起!」他就會用了,而且他很有自信的用了,得到的反應是非常好。那如果得到的反應不 是他預期的,他也會想到回去問媽媽,然後媽媽可以再根據繪本的故事跟他討論。再舉個例子,外國的繪本裡說:「碰到朋友可以擁抱」,結果因為他的朋友是女生,她就跑了。小孩就會回去問媽媽,媽媽可以跟他作一個更深的討論:「因為社會背景不同,禮俗也會不同,等你將來長大了,到歐洲去的時候就可以這樣了。」這樣他的信心就能建立起來,並且具備了世界觀。


(五) 增進美感氣質的培養:


  人的美感能力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生下來感覺是:「我來到的這個世界居然這麼醜!沒有一地方是漂亮的,來這裡有什麼用呢?我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用?」但是,如果我們感覺 山、樹、水都很美,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美的,這個小孩生長的意志、生活的動力、要求學習的動機,就會非常的強。美感對一個人的成長、發育、智慧、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繪本都是找有名的藝術家、最瞭解兒童心理的美術家來畫插圖,所以每一本繪本的圖畫都是一流的。如果從小到大,看兩、三千本繪本以後,在藝術欣賞方面,就可以達到世界一流的水準,並且他對人生的目標是非常是清楚的。人生的目標就是真、善、美、聖,這四樣當中,「美」從繪本裡面可以得到充足的培養。同時,透過父母親跟小孩子共同來欣賞繪本,也可能引起小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學美術的小孩是不會變壞的,是很有氣質的。










(六)作為人際互動的學習:


  我們講繪本故事給小孩聽,小孩會認真的聽,這個就是從人際關係裡面,尊重對方的發言;講話的人要認真的講,講得有聲有色,就是講話的人要對得起對方,不是隨便亂講,否則聽的人就覺得沒有意義。故培養小孩子傾聽、尊重、表達、溝通的能力,人際互動的能力, 從「繪本教育」裡可以建立出來。


(七)學習情緒的抒發與控制:


  有很多繪本故事是教小孩如何處理情緒。有一本很有名的《生氣湯》,就是現場柯倩華老師所翻譯的。用這一本《生氣湯》跟小孩子討論,是非常有效的。繪本故事可以使小孩情緒變化很多,但是也教導小孩,情緒變化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去控制。現在社會上常常有一些青少年犯罪的行為,原因就是情緒失控,所以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八)增進文學藝術的涵養及啟發創作的能力:


   繪本裡面的文章很短,但是句句都是菁華,文章都非常美。各種不同程度的繪本,從三歲到八十歲都可以讀。有的小孩子一本繪本可以讀上二、三十遍也不會覺得煩,學校的課本他讀第二、三遍就不讀了。這就是因為繪本裡的文句及圖畫意境非常高,會啟發他們的藝術涵養。另外,教小朋友繪本一段時間以後,可以請小朋友自己製作繪本。他們會很高興地自 己製作很多繪本書,有的小朋友把這些個人創作當作寶貝,放在自己的床舖下面,對他們來說,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這個。因此,可以從各式的繪本來啟發小朋友的創作力。創作能力也是台灣未來能夠在世界上生存的重要能力,如果我們台灣未來的小朋友沒有創作能力, 我們是會被淘汰的。從繪本的學習跟製作,小朋友的創作能力可以充分發展出來,甚至可能培養出很多未來的發明家。


(九)促使人本思想與環保意識的形成:


   很多繪本的內容,談到注重生命的價值和環保的概念,所以很多小朋友讀了繪本以後,主動的就會愛護小動物,重視環保。










(十)作為人格發展的正確導向:

   人格的發展,需要很多的條件,不是侷限在教科書的部分而已。繪本類型非常多,涵蓋範圍非常廣,而且是世界性的。所以全世界各種人格的優良品質,可以提供爸爸媽媽來指導 小孩子,配合小孩的生理、心理條件,讓他依照他自已的特質,發展出正確的人格。

(十一)有助於價值判斷力的提昇:

   現在發現很多高知識分子被騙了,因為從國小一直到大學,沒有人教他價值的判斷力。繪本裡面也有這樣的教育功能,小朋友自然碰到疑問就會提出來:「媽媽這個為什麼這樣?」這時就可以指導小朋友正確的價值判斷。


出處http://www.chibs.edu.tw/lib/sissue/html/p39_54.htm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RLS閱讀評量結果看苗栗縣未來的閱讀教育政策


苗栗縣政府教育局張志清97.2.16


壹、緣起


2007年底,PIRL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提出各國四年級兒童閱讀能力測驗評比結果,台灣排名第22名,遠遠落後於香港和新加坡(前五名),因此,國內興起檢討、改革閱讀教育的浪潮。苗栗縣政府於97215日,邀請該研究台灣地區主持人中央大學柯華葳教授蒞臨演講,深入分析這項評比的真正意涵,以及評比結果對於台灣閱讀教育改革的啟示。


 


貳、PIRLS說了什麼


一、    台灣學生普遍缺乏閱讀興趣:


(一)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地區國小四年級學童,甚少因為興趣而從事閱讀。


(二)        PIRLS的結果來看,作業多與閱讀成績根本不成正比,每天寫閱讀心得或學習單(518分)的學生,在閱讀評量的成績上,竟然低於每星期或每個月寫(543分)的學生。這對於許多認為閱讀就是「寫讀書心得」的老師們而言,無疑是當頭棒喝。


二、    台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足:


(一)        國小三年級以前要「學會閱讀」,國小四年級以後要能「從閱讀中學習」,也就是從閱讀中理解文本的意義,並從中學習知識或技能。


(二)        PIRLS的閱讀測驗題目中,可以分為「直接歷程」和「解釋歷程」,後者比較屬於詮釋、整合、檢驗、評估文章意義的高層次思考,台灣學生的「直接歷程」(541分)分數高於「解釋歷程」(530分);而香港的「解釋歷程」(565分)卻高於「直接歷程」(557分)。


三、    家庭閱讀的重要性:


(一)        學前親子閱讀經驗中,經常看書只佔28.2﹪;經常說故事只佔20.1


(二)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每天和子女聊他自行閱讀的東西只佔17﹪;聊與課業閱讀有關的東西佔30﹪。


四、    學校國語文教學的問題:


(一)        國語課文字數太少,學生無法進行閱讀理解。


(二)        閱讀教學時間不足:台灣閱讀教學時數(2.1小時)佔9﹪,低於國際的20﹪;國語科教學時數(4.98小時)佔22﹪,低於國際的30﹪。


(三)        教師在閱讀指導的專業能力不足,香港的老師都有受過閱讀理論、閱讀教學法的專業訓練,台灣則無。


(四)        教師缺乏閱讀理解的教學。


五、    學校老師可以做的事情:


(一)        讓學生安靜的閱讀(默讀)、獨立閱讀。有每天獨立閱讀的學生得到550分,每星期一次(532分)、每月一次(514分),或幾乎沒有(494分)的學生成績低。


(二)        讓學生閱讀自己選的書本。


(三)        鼓勵學生閱讀後和同學討論閱讀過的東西。


(四)        老師唸書給全班聽,學生在同學面前大聲朗讀。


(五)        個別化的閱讀教學。


(六)        教導學生解釋閱讀材料,提出理由支持。


(七)        教導學生預測文中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八)        鼓勵學生閱讀小說:台灣學生幾乎每天閱讀小說的比例佔30﹪,低於國際的32﹪。


(九)        鼓勵學生為吸收訊息而閱讀(讀報):台灣學生幾乎每天為吸收訊息而閱讀的比例佔8﹪,低於國際的16﹪。


(十)        鼓勵學生為興趣而閱讀:台灣學生幾乎每天為興趣而閱讀的比例佔24﹪,低於國際的40﹪,且敬陪末座。


六、    台灣閱讀的趨中現象:


(一)        PIRLS閱讀評量:台灣學生最高分組只佔7﹪,高分和中分組佔77﹪,低分組佔13﹪。


(二)        PISA閱讀評比:台灣學生在最高等級5的比例為4.7﹪,低於香港的12.8﹪、韓國的21.7﹪;而在等級23的學生比例為58﹪。


(三)        由此可見,台灣學童在閱讀的能力上,有趨中現象,缺乏頂尖的閱讀人才,為一大隱憂。


 


參、苗栗縣的閱讀教育改進策略與方法
































目標



策略



具體方法



培養閱讀興趣



讓學生安靜的閱讀(默讀)、獨立閱讀。



1.      晨讀十分鐘。


2.      空白課程。



讓學生閱讀自己選的書本。



1.      充實班級書庫、學校圖書館藏書量。


2.      營造溫馨的閱讀環境。



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增加長篇閱讀題材



1.      鼓勵學生為吸收訊息而閱讀(讀報)


2.      鼓勵學生閱讀小說。


3.      教師提供閱讀題材。



增加閱讀教學時數



1.      鼓勵學校運用彈性課程開設閱讀課;或規劃運用部分晨間活動時間,推展晨間閱讀風氣。


2.      鼓勵各學習領域教師視相關課程內涵,結合推展課外延伸閱讀。


3.      依照課綱規定,國小低年級亦可結合生活課程時間推展閱讀活動。



在國語正式課程中,進行高層次思考的閱讀理解教學。



1.      結合國教輔導團,強化課文「形式深究」、「內容深究」的教學。


2.      結合國教輔導團,協助教師教導學生解釋閱讀材料,提出理由支持。


3.      結合國教輔導團,協助教師教導學生預測文中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提升教師閱讀教學能力



1.      辦理全縣教師閱讀教學研習,聘請具有實務教學經驗的老師講授、進行教學觀摩。


2.      結合國教輔導團辦理閱讀教學方案徵選活動。


3.      結合國教輔導團鼓勵教師成立閱讀教學工作坊。


4.      結合國教輔導團鼓勵教師進行閱讀教學行動研究。



推動家庭閱讀



家長重視閱讀、願意投入閱讀



1.      增加社區圖書館。


2.      鼓勵學生閱讀小說。


3.      鼓勵學生為吸收訊息而閱讀(讀報)。


4.      家長每天和子女聊他自行閱讀的東西。



 出處http://woa.mlc.edu.tw/files/000292/PIRLS.doc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長們記得提醒小孩每天看課外書,十分鐘也好。讓孩子獨立閱讀並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國際教育評估協會昨天公布國小四年級學生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結果,在四十五個參加評量的國家中,臺灣排名第二十二,平均成績為五百三十五分,略高於國際平均值五百分,表現中等。與其他華人地區相比,落後第二名的香港及第四名的新加坡,中國大陸則未參加。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表示,這項結果可能與學校的語文教育方向,以及沒有獨立閱讀時數有關。國內的教學比較偏重字詞,閱讀時數只占總課程時數的百分之九,低於國際的兩成。學生因興趣而閱讀的比例低,顯示學生把閱讀當成是功課的一部分。

 柯華葳指出,家庭也是影響孩子閱讀表現的關鍵,分析臺灣學生表現,家中書籍越多、父母與子女進行越多閱讀活動、父母有正面自發的閱讀態度,學生閱讀表現越好。柯華葳認為,閱讀能力與習慣是自主學習的重要關鍵,建議學校應規畫學生獨自與獨立閱讀的時間,教師教學應該著重閱讀理解,學校、家庭應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及習慣。

 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表示,針對是否增加學校閱讀時數,教育部正進行各領域授課時數研究,將作為調整的參考。在教學方面,將編寫延伸閱讀補充教材;在家庭方面,則結合社區大學、民間基金會協助推展。

陳康宜/臺北報導
 


出處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EDM=EPS20071201091127WAJ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想大陸的國語課程內容比台灣多,只要多讓孩子多讀幾本課外書,沒想到大陸還規定課外書的字數,沒關係孩子再多讀幾本,我再多說幾本故事書,相信只要孩子有養成閱讀習慣,就不會輸。


2007台灣兒童讀物出版觀察  2008-01-21 記者 陳喻今  
 
(1)下半年出版量銳減
    台灣出版業在2007年面臨了嚴峻的挑戰,從幾則新聞可看出端倪。2月初,第十五屆台北國際書展參觀人次較去年減少四萬人次,出版業反應業績普遍下滑一至五成。7月底開始,台灣知名圖書雜誌經銷商凌域公司傳出與金石堂書店財務糾紛,暫停營運,牽連數十家出版業者,而影響最大的是幾家重要出版集團從全省金石堂書店撤架,金石堂因「銷結制」和延票行為,引發前所未有的上、中游業者聯合抵制事件,至年底還未見解決。而紙張價格因從年初起即不斷漲價,影響所及,年底的月曆、聖誕卡印量減三成以上,同樣可能影響明年的書價調高。


   由於兒童讀物一直以來未被圖書館、實體與網路書店行銷單位列入獨立統計數據,在國家書號中心的資料庫並未針對兒童書籍仔細分類,儘管新書書目有兒童文學,但只在「文學」的部分,其他散在各類中,還有部分並未申請CIP的書籍,則被歸入「兒童讀物」,但也因為參雜教材,因此長期以來兒童讀物出版觀察研究必須靠土法鍊鋼的方式搜尋,以致兒童讀物出版趨勢觀察,偏向個人主觀評論,少有客觀統計參考數據。目前雖缺少兒童讀物年度出版統計數字,在兒童讀物「好書大家讀」的評選活動,仍有可供參考的數據,但卻極少被引用。
    比較為兒童讀物辦理的「好書大家讀」活動參選書籍統計資料,可發現2007年共有172家出版社參選,比起2006年參選的191家出版社,家數減少19家。在參選冊數方面,年度參選總冊數,2007年共計1398冊,較2006年的1858冊,少了460冊。可見兒童讀物與成人書籍一樣,在2007年同樣無法逃脫大環境的影響。


 (2)成長快速的「橋梁書」

   去年最受歡迎的文類是「橋梁書」,這類書籍在「好書大家讀」的活動中,被列入「故事文學組」,包括以專為低中年級小朋友設計的「橋梁書」文類為名的書籍,如信誼出版社的「兒童閱讀列車」、民生報的「童話森林」、東方出版社的「故事摩天輪」系列、小魯文化的「我自己讀的故事書」、「我自己讀的童話書」、小兵出版社的「小兵快樂讀本」等系列,都有新作品陸續推出,而天下雜誌推出的「閱讀 123」更是大舉標示「橋梁書」的功用,分初級讀本與進階讀本,全數由本土圖、文作者創作,在 9月、10 月陸續推出共計九本,至此「橋梁書」的陣容更加堅強,也更為讀者熟識。 
    2007年12月16日,一場由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舉辦「橋梁書的教學與運用」研討會上,理事長余治瑩提出與大陸、香港比較,台灣兒童的閱讀量明顯不足,以香港為例要求教師要修閱讀學分,以提升閱讀效能,大陸更明確要求國小低年級學生要讀五萬字的課外書、中年級要讀四十萬字、高年級要讀一百萬字。
    相對於香港,台灣中、高年級的學生還是喜歡閱讀無字書、圖畫書或漫畫等。這是否與近十幾年來,台灣在推廣故事媽媽與兒童閱讀多以圖畫書為引導,以致圖像閱讀能力增強,但文字閱讀低落,詳細原因未有研究出現,無法確知。但許多推廣閱讀單位,確實出現需要提升兒童文字閱讀的反應,因此童書出版社適時推出從專為兒童從「圖像閱讀」跨越到「文字閱讀」的「橋梁書」,也填補了小讀者的閱讀需求。


 (3)本土創作者出版豐收

        目前最熱門的童書是「橋梁書」,這類書被多家出版社將內容設定為適合低年級學童閱讀、一本書總字數約五千字,且圖文各半的規格,因此創作者只要有單篇五千字的故事內容,就能單獨成書。加上橋梁書的圖與文,多數為一比一的版面比例,因此過去一本書必須集合眾多短篇,將字數匯集到三萬字左右才能成書的門檻,已改為內容減量,圖像增多的編排方式。而書籍內容承載量減少,直接受惠的是參與文字與圖像創作的文字作者和繪圖者。
       「橋梁書」的內容以童話故事內容居多,此外生活故事、幽默故事等都是主要書寫形式, 專業作家能以短篇成書,爭取到更多發表出書的機會,相對版稅也因此增加,這對於想要從事兒童文學專業作家來說,是一大福音。以童話作家林世仁為例,今年就出版了《噗噗俠》(東方,3 月)、《企鵝熱氣球》(天下雜誌,9月)、《大家一起拔蘿蔔》(和英, 11月)、《魔洞歷險記:林世仁童話》 (九歌, 11月)、 《愛搶第一的轟轟樹 》(民生報, 12月)等,其中除了 《大家一起拔蘿蔔》為圖畫書之外,其他是橋梁書到適合低中年級的進階閱讀,而這四本書分屬在不同的出版社,文字作者相同,繪圖者不同。也可見台灣橋梁書的製作,以及圖像增多的中低年級閱讀書籍,傾向於先有文字,再來補充圖像的編輯做法,如何在文字先行,圖像在後的編輯製作方式中,讓圖像能不僅只於插圖的地位,甚至爭取像圖畫書一般也具有説故事的功能,則是繪圖者的重要課題。


        而年過七十的資深童書插畫家鄭明進,2007年出版量更是大豐收,共有插畫創作三本:《牛墟》(青林,10 月)、《花和蝴蝶》(民生報,11 月)、《請到我的家鄉來》(小魯文化,12 月);翻譯圖畫書九本:《鼴鼠寶寶挖地道》(小魯,4 月)、《蟻塚》(青林,6 月)、《彎彎的河流》(青林,6 月)、《出遊》(青林,6 月)、《腳步聲》(青林,6 月)、《閃電》(青林,6 月)、《新的生命》(青林,6 月)、《你會畫企鵝嗎?》(尖端,11 月)、《我的蠟筆》(維京, 11 月)。此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主辦也 於2007 年11 月17 、18 日兩天在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行「鄭明進先生作品研討會」探討其創作與推廣兒童文學的成就外,並同時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地下室展覽廳舉辦「鄭明進繪畫創作 ‧圖畫書原畫 作品展」(11 月10-20日),兒童文學界對資深前輩的努力不懈也藉此致上最高敬意。


       除了資深插畫家之外,年輕插畫家也有更多人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在雕琢作品,如張又然繼《春神跳舞的森林》(格林)出版隔了三年之後,在今年推出由青林和台南縣政府文化局合作的《少年西拉雅》(青林),考證工作與繪圖都投入不少心力,出版後也受到好評。


 
(4)翻譯書仍是最大贏家

   
2007年新聞見報率最高的兒童讀物仍是萬眾矚目的 哈利波特完結篇《哈利波特與致命聖物》,新聞從2 月宣佈此系列的最後一本書將結束兩位主角的生命開始。7 月繼而出現有關英文版售價的新聞,有鑑於第六集的售價不一,台灣市通路停止割喉戰,英文版7 月21 日上午全球同步開賣時,一律以新台幣599 元銷售。10 月,中文繁體字版完結篇定名為《死神的聖物》同時在台灣與香港上市,香港首批發行量高達 10萬冊,較以往高三成,連同台灣首刷出現 70 萬冊以上,刷新出版界的首刷印量,相較於2000 年6 月,皇冠出版社推出,第一集首刷2 萬2 千本,已不可同日而語。總計哈書系列總印量已突破600 萬冊,業界估算此書為皇冠出版社帶來的總營收已高達19 億元,相當於每三個台灣人中就有一人擁有哈書。 

    除了哈書聚焦效應,帶來的收益,其他翻譯書雖然無法相比,但與本土創作相較之下,在各類的出版品中比例仍高。其中值得注意的有:去年流行的「韓書」已然退燒。許多在國外得到兒童文學獎的少年小說作品則以附加英文朗讀CD ,作為贈品,提高書籍的英語學習功用,例如哈佛人出版社的「名家英文系列」《異想鬆餅屋 》,該書得過紐柏瑞銀獎。 東方出版社在12 月推出的《 雨果的秘密》,儘管書籍頁數高達533 頁,但採取圖像小說的呈現方式,以精裝書封與內頁精緻圖文呈現,加上故事具懸疑戲劇性效果,以及和網路書店合作推出新書預購送贈品的方式,得到不錯的銷售業績。其他如翻譯小說因改編成電影,再度引起話題的《夏綠蒂的網》、《尋找夢奇地》(書名譯為《 通往泰瑞比西亞的橋 》)、《黃金羅盤》,也因電影帶動銷售潮。


    2007年台灣出版書店雖出現問題,但以博客來網路書店向出版社舉行的報告中指出業績成長四成,總銷售數達到 600 萬本,書籍的銷售佔營業額的七成,約九億,可惜該報告未就兒童書籍的購書部分作出分析。而實體書局的部分,因為金石堂書店的問題以及誠品書店進書趨向保守,影響新書上架的舖書數量。 儘管實體書店通路受到影響,但網路書店的崛起,因折扣比起實體書店較佳,童書出版社也因此提高毛利,未嘗不是好事。但這部分因為缺乏相關數據做支撐,也僅能就部分出版社提供的現況陳述。 由於兒童讀物閱讀對象是兒童,但消費支出由成人掌控,因此兒童讀物比起成人書籍更需要依靠說明,向來較成人出版社熱衷於舉辦各類親近讀者的活動,特別是為師長舉辦的推動閱讀研習或導讀活動,藉由活動同時銷售書籍也都能收到不錯的成效,如民生報今年配合新書《獸和一群長得很像的小魚》出版,針對台灣讀者較為陌生的「思考故事」舉辦思考故事研習活動,吸引許多對於兒童哲學有興趣的家長與老師前來參與,在經過專家說明後,也讓更多師長了解如何引導兒童閱讀這類書籍。


    綜觀2007 年的兒童讀物出版,雖然狀況普遍不佳,但也有頗具新意的佳作出現。受到書店通路銷售下滑影響,在一片看壞聲中,據部分童書出版業者表示,明年度除了書籍減產,每單本的印製量也將減量,甚至對作者與繪者的版稅計算也有變動,以因應出版市場的銷售衰退期。儘管如此,今年還是有部分業者,在自製圖書的版權銷售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如東方出版社、天下雜誌皆有童書賣出大陸簡體字版以及海外版權,其他也有插畫家如幾米因個人作品獲青睞取得與國外兒童出版社合作的機會。


    2007年 11 月28 日,一份由「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簡稱PIRLS ) 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所作的研究調查顯示,今年首度參與的台灣 在四十五個國家地區中,整體成績排名第22 ,台灣學生每天課外閱讀的比例排名也居落後。閱讀的重要性無用置疑,而閱讀風氣興盛相對能帶動童書出版,在揮之不去的升學壓力下,兒童的閱讀行為仍受到壓抑。精彩的兒童讀物需要更多創意產出以及大環境的配合,未來如果能由加強與推動兒童閱讀行為,擴大市場需求、增加銷售數量,這將會是支撐兒童讀物出版的正面力量。


引用http://Qangelgift.pixnet.net/blog/trackback/d2b559e25e/13729365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也覺得有些繪本比較適合中高年級看,《味道像紅蘿蔔的蒼蠅,到底有沒有?》,這本真的還不錯,這次也買了,不過沒有注音。


 2006年的年度童書評選會議,大家在第一輪投票中,就發現票數非常分散。這樣的局勢或許使得主辦單位小小苦惱了一下,擔心討論過程冗長,共識凝聚不易,諸位評審倒是心生歡喜,因為一來表示好書不少,評選過程不會太無趣,而且最後脫穎而出的必然經得起考驗。二來能夠聆聽別人不同的觀點,實在是學習的大好機會。這也驗證了閱讀既可獨樂樂,也不妨眾樂樂。

 討論過程中,評審的喜好一一浮現。有人注重議題性,強調教育意義的彰顯;有人偏好普遍性,推崇兒童觀點的自然呈現。也有評審努力為大家把關文字的曉暢易讀,甚至及於封面設計。當然最後入榜的書基本上都符合上述的標準。我們的共識是,不管涉及的議題如何迫切重要,創作者應當能夠舉重若輕,找到貼近兒童的切入點,在呈現社會實相的同時,也要提供孩童超越且圓融的人生視野,避免孩子閱讀之後感到無助甚至恐懼。從最後的書單中也可以看出,「不落俗套」是本屆評審的一大堅持。

 進入年度評選的繪本有47本(中文創作8本);文學作品13本(中文創作6本);知識性書籍11本(中文創作1本)。光從量來看,中文創作算是交出了一張差強人意的成績單,不像往年經常落入無書可選的窘境。而就質來論,第一輪投票中評審的票數分散,幾乎每本都至少獲得一票的青睞,也顯示中文創作已稍具競爭能力,不全然靠保障名額入選了。

 在中文繪本中,《綠池白鵝》是舊作以繪本形式重新詮釋,其文字表現是否新一代的兒童能夠親近,有正反不同的評價。《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信誼)渾然天成的童趣備受肯定,但繪畫技巧有人質疑。《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和英)有追索謎題的樂趣,以圖畫引導孩子細心觀察和邏輯判斷的能力,可惜未超越作者前作。《阿迪和茱莉》(和英)形式創新,切割的畫面讓讀者可以自由翻閱,自行決定閱讀的順序,吃虧的是這一、兩年類似「狼與羊」等獵物與被獵物之間友誼的題材屢見不鮮。最後《我和我的腳踏車》以圖畫本身就能說故事的精彩表現突圍而出。

 國外繪本部分,由於國內已引進非常大量的優秀作品,相較之下,書單中大部分的好書雖然水準齊整,技法也四平八穩挑不出特別缺點,但同類型作品太多,已難引發評審閱讀的驚喜。反而是跳脫繪本既定印象的幾本創作,眾望所歸。《愛思考的青蛙》以四格漫畫形式細膩地呈現出孩子的思考模式,同時也引導孩子進行哲學思考;《森林裡的陌生人》與《森林裡的小鹿》是生態攝影,透過影像直接打動孩童易感的心靈,喚起情感上的共鳴,教育寓意不需言詮。這三本書其實都是文學性與知識性兼具的佳作。

 至於文學作品,「字的童話」原是整套入圍,不過評比之下,有教學經驗的評審都認為,在實際的教育現場上,兒童所激發出來的創意和作品有時更為精彩,因此只選出迴文遊戲玩得出色的《怪博士的神奇照相機》。《卡彭老大幫我洗襯衫》(台灣東方)別出心裁的構思令人讚嘆,但有評審憂慮其中傳達的價值觀,於是有作家評審一路護持的《153天的寒冬》(參見推薦理由)就輕鬆入榜了。

 知識類部分,如果我們說閱讀的重要意義在於打開孩子的視野,觀照到不同的世界,並且引導孩子以多元的角度來觀看,那麼《看!身體怎麼說話》和《各種角度看名畫》就是最佳的示範。而《恐龍離婚記》以議題的重要性及論述的完整周全擠進榜單。

 評選中評審也注意到注音符號混亂的問題,評審們想要提出一點:不是加上了注音就叫做童書,真正的分類標準還是取決於內容。有些書明明適合青少年閱讀,但出版社加上了注音,意圖吸引更多年齡層的讀者,但一來這些書恐非兒童能夠理解、或不適合兒童的心智發展,再來,加了注音致使青少年心生排斥,反使好書淪為市場上的孤兒,出版的苦心豈不是白費了?

 最後再談談有趣的遺珠現象,有兩本書在討論過程中獲得多數評審的熱情讚美,那就是《SA LU BI LU SA》與《味道像紅蘿蔔的蒼蠅,到底有沒有?》,至於為什麼評審的喜愛未能反映在票數上,我其實也是有點「傻魯比魯傻」。只能說名額有限,其他的就有賴讀者的慧眼囉! ⊙許琳英(文字工作者)


~以上文章轉載自開卷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07/01/06/141573.html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tang&aid=1676310


在圖畫書主宰童書市場長達十幾年後,這兩年在台灣童書圈和小學校園,突然蹦出了一個很新的名詞──橋梁書。一時之間,大家都在問:什麼是橋梁書?





橋梁書,其實是為要建立獨立閱讀習慣的孩子預備的讀物。因為肩負了這樣的使命,橋梁書的出版,在某種程度上,是屬於編輯規劃下的產物。篇幅不長固然是橋梁書的必備條件,在遣詞用字的斟酌上要求更嚴苛。而要符合這些條件,在企劃初始,就必須與作家充分溝通,譬如故事類型、字數多寡、圖文比例、閱讀對象、文字使用要求等,有了這些共識,才可能推出符合讀者需求的讀物。





過往,我們為孩子選購讀物時,總希望可以選擇一本厚重、文字量多的書,最好是可以從小一讀到小六。然而,隨著繪本的興起,精緻的插圖,巧妙生動的故事結構,一時讓大家驚為天人,立即就擄獲了一家大小的心,躍升為童書出版的主流。純文字的兒童讀物,不是淪為書架上的擺設,就只是聊備一格的書單。但台灣推行十多年的閱讀運動下來,卻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雖有顯著提升,語文能力卻下降了,問題出在哪裡?再觀察孩子的閱讀行為,有些孩子已經到了高年級,主要的讀物卻依然停留在圖畫書階段。介紹他們看少年小說,卻翻不了幾頁



,完全無法進入文字的世界。





於是,我們這才驚覺童書領域缺少了一個區塊──由圖像閱讀過度到少年小說的讀物。當孩子習慣了每本約莫只有一千多字文字量、只有32頁的厚度後,要他一下子進入動輒45萬字(甚至高達10萬)、兩三百頁的文字書,的確有些難度。再者繪本基本上是為親子共同閱讀設計的,但閱讀行為最後終究得由孩子自己來進行。如何吸引孩子願意自己閱讀,甚至從閱讀中獲得樂趣,循序進階到閱讀情節較多的小說,這些都是橋梁書設計的初衷。





在歐美日,因為兒童文學發展比較早,這個區塊的出版品相當成熟,像美國HarpperCollins 知名的I can  read 、《青蛙和蟾蜍》就是很成功的出版品,而日本也有《平底鍋爺爺》、《黃色水桶》等膾炙人口、長銷不墜的讀本。分析這些出版品,很容易發現存在一些共通點:文字都在一萬字以內,頁數不超過100頁,文圖比例幾乎一比一〈甚至一比二〉,文字淺顯易懂,句型簡短簡單,故事兼具趣味性和文學性,又能深入孩子心理,很容易一口氣讀完。有了這樣愉快的閱讀經驗,孩子自然而然願意接近書本,不再畏懼文字與書籍厚度。





爲了吸引這個階段孩子的閱讀興趣,橋梁書的題材十分多元,但多半從貼近孩子生活的幽默故事、學校或家庭生活故事出發,再陸續拓展到現實世界之外的想像、奇幻、冒險故事。雖然主題不見得特殊,但要如何寫得雋詠有味、清新脫俗,又不流於嘻笑、說教,難度其實很高。尤其是我們多數的作家,不習慣被要求或在某些限制下從事創作,如果他們能站在這個階段孩子的高度來看世界,我相信是會有不一樣的作品出現。





橋梁書的出現,象徵童書發展已漸趨成熟,但華文作家在這個區塊仍待耕耘,這也是我們這些童書工作者須戮力以赴的地方。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c2.htm


標點符號教學網站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changlai/index.html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闊天空教育網站


社會脈動


http://www.lcenter.com.tw/trend/societylist.asp


教學資源區


http://www.lcenter.com.tw/media/childlist.asp


看圖畫書、漫畫和線上閱讀也是一種閱讀   天下雜誌


http://reading.cw.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21e4d83bc011e5e2ae1000008


郝廣才繪本講堂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grimmpress&f_ART_ID=443220


天下雜誌 閱讀新趨勢


http://reading.cw.com.tw/doc/list.jspx?documentTypeId=4028811819087a834353587d26853407


繪本與橋樑書的閱讀銜接


http://blog.yam.com/readclub/article/15018860


兒童工房的網路日誌


http://www.wretch.cc/blog/kidsworking&category_id=1165600


格林會本網繪本講堂


http://www.grimmpress.com.tw/library/class_list.php


從童書消費看台灣競爭力


http://tw.myblog.yahoo.com/mypicturebooks-centrummamy/article?mid=449&prev=451&next=14&l=f&fid=5


菲利幼兒學校繪本童樂會


http://220.130.185.70/2005FILEX/KST_961_AB_1CE.asp


http://blog.xuite.net/kikilee67/1008/22092243


 


http://blog.chinatimes.com/rennychang/archive/2009/01/20/369859.html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