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給老師的摺頁


http://140.115.78.41/PIRLS_teacher.pdf


台灣四年級學生閱讀成就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在人類的歷史上,閱讀的角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迫切,閱讀不僅是自學的工具,身處於訊息爆炸的時代,唯有掌握閱讀的技能,才有可能妥善運用目不暇給的資訊。  


為了瞭解國際間學生的閱讀素養,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每五年一次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成就進行國際性評量,希望藉由評比結果,瞭解國際間不同地區、國家如何進行閱讀教育,以作為各地改善閱讀教學以及促進閱讀能力的參考。  


PIRLS選定小學四年級學生為對象的原因是此時學生開始透過閱讀來學習,如果表現不佳,很可能反應出以下兩種訊息:


1. 基礎閱讀能力仍需加強;


2. 閱讀理解能力尚待開發。 


台灣在2004年加入這項國際性的研究,2006年首次參與評比。


PIRLS對「閱讀素養」的定義


1. 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2.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來


3. 能夠從閱讀中學習新的事物


4.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


5. 經由閱讀獲得樂趣


閱讀素養評量的內容


基於學生的閱讀成績、態度和行為都跟他們的生長環境有關(參見圖1),PIRLS在研究工具上,除了學童所需要閱讀每篇1,200個字至1,600個字之間的文章和回答的題目外,還分別針對學生、家長、學校、教師以及課程設計了五種問卷,以便周全瞭解影響閱讀的環境因素。


1 影響閱讀素養的環境因素  


評量的內容包括:


1.測量學生理解說明文和故事體的能力;理解的評量包括對文章內容與形式的理解。形式問題例如:「有編號的框框怎樣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內容?寫出其中一個方法。」


2. 學生的閱讀行為和興趣。


3. 家長為學生所提供的閱讀環境,例如:親子共讀頻率和家中圖書等。


4. 學校和老師為閱讀所設計的教學和圖書館規劃等。  


閱讀理解評量指標


直接理解歷程:


1. 直接提取」 其中包括如:


1)找出與閱讀目標有關的訊息


2)找出特定觀點


3)搜尋字詞或句子的定義


4)指出故事的場景(例如時間、地點)


5)當文章明顯陳述出來時)找到主題句或主旨


2. 「直接推論」, 其中包括如:


1) 推論出某事件所導致的另一事件


2) 在一串的論點後,歸納出重點


3) 找出代名詞與主詞的關係


4) 歸納文章的主旨


5) 描述人物間的關係  


解釋理解歷程:


3. 「詮釋、整合觀點和訊息」, 包括:


1) 清楚分辨出文章整體訊息或主題


2) 考慮文中人物可選擇的其他行動


3)比較及對照文章訊息


4) 推測故事中的情緒或氣氛


5) 詮釋文中訊息在真實世界的適用性  


4. 「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和文章的元素」, 包括:


1) 評估文章所描述事件實際發生的可能性


2) 揣測作者如何想出讓人出乎意料的結局


3) 評斷文章中訊息的完整性


4) 找出作者的觀點  


台灣學生的閱讀表現


2006年共有46個國家及地區參與PIRLS研究,全球學生的閱讀分數平均是500分,最高分國家俄羅斯學生平均為565分,台灣學生平均為535分,名列第22。其他列居全球前五名依次是:香港、加拿大(亞伯特省)、新加坡以及加拿大(卑詩省)。  


進一步分析,學生在直接歷程的得分(541,通過率73%) 明顯地比在解釋歷程的表現(530,通過率49%)好。在閱讀的深度上,我們大多數的孩子仍停留在字面或文章表面的層次。  


台灣學生的閱讀行為


獨立的閱讀時間


學生每天有獨立閱讀的時間與他們的閱讀成績成正比,三項關鍵活動是:我自己安靜地閱讀/默讀、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以及校外進行閱讀相關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學生在校外為了興趣而每天閱讀的比例是全球最低的。  


閱讀作業多,閱讀成績不一定好


根據學生報告每天「閱讀過後,在作業簿或學習單上回答問題」和「就閱讀過的材料,寫一些東西」,其閱讀成績不如每星期作一、兩次或是每月作一至兩次的學生。  


語文和閱讀教學狀況


*教學時間


語言教學時數和閱讀教學時數佔全部教學時數的比率(語言:22%,閱讀:9%)都較國際(語言:29%,閱讀:22%)平均比例低。


*字詞教學時間過多


課堂上教師以全班為主進行國語科教學,且較重字詞教學,生字詞教學時間為理解教學時間的兩倍。閱讀策略教學的頻率偏低。


*閱讀廣度要增加


50%左右的老師未曾指定學生閱讀說明文相關的文本,包括指引或說明書、圖表、圖解或統計圖。


*閱讀研習似乎不足


40%左右教師未接受過閱讀教學相關的專業培訓。增進學生閱讀素養的建議  


在教室可以做的事


一、以課本為主的閱讀教學不敷學習需求,請增加不同內容與形式的讀物。


二、每天給學生一段安靜閱讀的時間。


三、不要每天都出閱讀作業,例如寫心得。


四、以書籍作為獎品。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都喜歡接到書作為禮物。


五、仔細考量學生程度,一般而言,四年級需要大量增加閱讀策略的教學。


六、讓學生討論他們所閱讀的東西,增加閱讀深度。


敦促學校可以做的事


一、 建議學校增加圖書。學校藏書量超過10,000本學校,學生的閱讀成績顯著的高於藏書量不到10,000本的學校。


二、 要求學校辦理閱讀策略教學研習。


三、 請與同事一起研讀PIRLS文章與試題,了解國際閱讀測驗的趨勢。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  


更多關於PIRLS的介紹與研究詳情,請上網參閱,網址是:http://lrn.ncu.edu.tw/pirls/AboutU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ea22 的頭像
    zoea22

    Zoe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