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子天下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377&page=1


情緒教育課程:FRIENDS


我們提供給學校的預防課程,是每週兩小時,共六週。按照年齡(四至七歲、八至十二歲、十三至十七歲),有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方式。這樣的課程就像打預防針,要多次施打才會有效。


我們的課程稱為「FRIENDS」,由七個課程重點的英文字母縮寫所組成。


 


最剛開始,我們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Feeling),認識別人的感覺,然後去調整感覺,也就是要做自己感覺的主人。


 


第二步要放鬆(Relax),這有很多技巧,例如想像一個很平靜的地方、利用味道、聽覺放鬆、跟寵物玩、看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放鬆方式,但前提是絕對要避免電腦、電視等大量聲光刺激的負面因子,儘量到大自然裡做運動、玩耍。


 


第三步是我做得到(I can do it !)!教導孩子把負面想法(紅燈,停止)改變成正面想法(綠燈,盡力而為)。用適齡的方式教導,例如用遊戲、活動、角色扮演等,讓孩子練習。


 


第四步是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Explore solutions),年紀更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設定目標,尋找角色典範、支援團體。


 


第五步叫做「現在獎勵自己,你已經盡力而為(Now reward yourself.)」。


 


第六步則是別忘了多練習(Don't forget to practice.),建立自尊,快樂跟自己、跟他人和世界相處。


 


最後要學會微笑,平靜面對人生(Smile and stay calm),相信自己可以真正快樂。學習交朋友、健康面對同儕壓力、學習妥協,到最後就要改變習慣。


 


教育的重點在預防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預防。不只孩子,我們也有給父母、老師學的課程。「預防」在短期內幾乎看不見成效,所以常常很難說服政府支持我們的預防計畫。但是我已經做了二十年,我看到那個效果,很多孩子長大後都還跟我保持聯絡,我知道一定有效。與其放任孩子不處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一直到青少年、成年變成憂鬱症,之後再來治療,預防所花的經費要少得多。


 


在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挫折復原力(bounce back),而且愈早學會面對壓力的技巧愈好。父母的教養方式能保護孩子免於焦慮。最理想的教養方式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很強的連結、大量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儘量創造歡樂經驗、一起走向大自然,就是不要坐在電視、電腦前面。現代父母很忙,但再忙也要擠出十五分鐘陪伴孩子。等孩子大一點,則要注意紀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ea22 的頭像
    zoea22

    Zoe

    zoea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