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提到女人買一大堆衣服鞋子,是因為把自己幻想成劇中的主角,但我喜歡的是搭配的過程,找不同的單品重新組合,解決搭配的問題,倒像是創作的過程。
…………………………..
工作需有一套想法才能堅持。
中國傳統,錢是為了教育子女,中日韓三地複製歐洲的生活,自己有機會受教育,也給孩子機會受教育。
穿幾條線
導致思考的起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變化",遇到挫折才會思考。周圍有不同的聲音才會思考,能突破下次更進步,不要怕不同的意見,可以促使不斷思考。
忠孝仁義
中國有沒有國家概念?忠孝難兩全。
認為孝順需要定義的人本身就不孝順。
不亂花錢,經濟崛起
小孩是聽話還是不聽話?每個孩子都批判?還是每個孩子都聽話?如北韓
孩子不吵鬧也有問題,不會思考。
提升自我
教育道德政治宗教
唯一有鑑別度的科目就是數學,老天爺給的天份
英文能力與城鄉有關
人可以提升
地鐵一定排隊
逛夜市人有撞到你會說對不起
看電視很多罵總統的節目
能突破下次更進步,不要怕不同的意見,可以促使不斷思考
打罵教育
森林小學
不是森林跑一跑微積分就解開了,需要有自由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哲學有什麼用?
環保犧牲經濟成長。
可以從小孩喜歡什麼書,判斷小孩對什麼有興趣,別人當安眠藥的書,讀得下去,真的需要興趣之稱。
柏拉圖:
哲學是不斷的追求改變
不耐俗,追求新鮮感
不斷的懷疑自己說的,不斷的懷疑自己的作法。
中學生家長管的最後階段
大學生一管就出事
讓孩子成熟,不要幼稚,以前刻苦的年代國中畢業已經有大人的思維,現在的我們呢?
親生經驗
教與學角色模糊,老師講完,學生認不認同,討論對話批判。
蘇格拉底的”辯護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承認無知,承認自己不知道才能開始學習。
倫理、民主、科學、美學、媒體
小學生的哲學書單?
發問的能力:很好的聽力、組織力、學術的能力。
索羅斯的卡爾波特哲學,科學哲學,投資哲學。
台大新生專題演講
教育問題核心,問題出在家長,歸納法的錯誤,家長用自己小時候的經驗教小孩,複製自己的經驗。
我在教學時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失去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沒有滅亡,台灣組成份子窮人難民
未來受教育與未來就業無關,應該創造自己的市場才有出路。
數學好的人是有天份,但可能語言能力下降,自大。
作文、討論、報告,練習表達。
…………………………………..
每個人可以尋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講師做投影片及用圖形動畫,表示抽象的概念。
企業總部轉移,因為員工已從工程師轉成設計師,設計人喜歡台北多樣的生活。
集體化與個別化,教小孩發展自我,有獨特性,啟蒙學生,幫助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把學生帶到事件之中,讓學生感動。
浪漫主義
教育目的讓學生回到自我教育,教育最終目的是行動不是知識
挫折讓小孩成長
Tom Kelly
T型人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通識博覽的能力
還要有獨特的能力,並增加自己的副專長
每個十年要更新自己的能力
讓小軒聽古典樂
小說與美食
小說有不同的敘述方式,可以從中學習不同的敘事方式,可以表現獨特性。
如何寫出新的東西,用新的方式描寫
人生的轉折
自我的探索
更新自我
產生新的生產及消費力
日劇篤姬裡的主角由男人轉變成女人,女性掘起產生轉變
活在當下
..........................
分工還要合作